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讲话精神,培养青少年讲好红色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少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月25日,北门口社区党委、北门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团委联合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辖区青少年二十余人赴大砻坊科技园开展“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寻‘红色印记’探访中国工业遗产百年徽商典范——芜湖益新面粉厂旧址”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芜湖益新面粉厂旧址位于砻坊路77号的砻坊科技文化园内,是芜湖近现代工业著名的“两个半烟囱”之一,1890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力主“实业兴国”而弃官从商的章维藩,来到芜湖大砻坊创办了益新面粉厂,至今已有134年历史。在19世纪末绝大多数还是利用手推磨、牲畜磨,或是水碾磨等原始的工艺加工面粉,而益新面粉厂就已经开始机制粮食。益新面粉厂既是芜湖最早开设的工厂,也见证了芜湖市乃至安徽省工业的发展。
讲解员一边讲述着益新面粉厂的发展史和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企业奉献精神,一边带领青少年们在园区里驻足凝望这幢全面修缮后的百年历史老建筑益新面粉厂老厂房,激励青少年们循着先辈的足迹,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故事,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如今,益新面粉厂旧址已经变成了砻坊科技文化园,将历史记忆与城市文化、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有机融合,打造集工业科技项目研发、设计,科技企业孵化及孵化管理等为一体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园内共有8栋建筑,园区中心为老益新面粉厂大楼;整个园区的建筑都是以老益新面粉厂大楼为载体,以修旧如旧的方式打造的木质结构老厂房街区。整个建筑的外墙以及地面,都是用古城改造拆下来的旧砖铺设的,保持着独特风韵;其中六栋建筑是以面粉厂老仓库还建的。青少年们跟随讲解员一同走进老厂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铁画《迎客松》,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创造。青少年们还参观了部分企业带来的新型科技产品,让青少年们感受到了益新面粉厂精神的传承,也对科技文化园的蓬勃发展感到惊叹、自豪,更多的是内心的激励,相信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在成长的岁月中,鞭策自我,不断进步。
此次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让青少年们在历史中感受芜湖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参观历史文物,深切体会红色文化。北门口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今后社区将不断推进“红色印记”文化教育活动,激励广大青少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