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郎溪县
郎溪:老兵传承“千年非遗”“跑”上街闹元宵
来源:殷超 2024-02-28 17:24:20 责编:李伟 喻寒松 王逸群

a3cbdd027db2efc5ec49ddef319e58fd

龙腾灯舞闹新春,欢乐祥和郎溪年,2月23日下午,郎溪县开展了第二届民俗文化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省级非遗小马灯打响头阵,率先开演。伴随着阵阵“鼓声”与“唢呐声”,20余名孩子扎上精心制作的竹马,开始演绎省级非遗“小马灯”。一角阵至八角阵、龙门阵翻梅花阵、“满天星”“天下太平”摆字、运马……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转身,每一次的变换,都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气,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小马灯’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我们这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的文化记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马灯代表性传承人、老兵吕贵宝介绍,表演“小马灯”的目的就是弘扬优秀民俗文化,烘托节日氛围,让大家过一个快乐、幸福、祥和的新年。

“我们年纪小,表演都很起劲,非常开心。”演出间隙,今年10岁的小演员曾宇翔兴奋地说。

这项非遗演出者都是10岁左右的男童,他们扮演《三国演义》《岳飞传》中的人物角色,表演队伍前后各有马夫引领,还有两人手摇小扇在阵前阵后穿梭嬉戏,为表演增添不少趣味。

定埠“小马灯”享誉胥河两岸,东到江苏溧阳市,西、北至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桠溪街道,南临宣城市宣州区,都有它的身影。

1689610aca25bc4cdc675ba2fb56c90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必须要起带头作用做表率,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吕贵宝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铮铮誓言。小马灯在传承上无图谱,只是口传心授,也因各种历史问题,曾一度濒临失传,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为了把这项非遗传下来,老艺人、郎溪老兵吕贵宝就成了以身试教的老师,承担起传承非遗的责任和义务,这才得以让这一艺术形式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近年来,吕贵宝已经教学十几批梅渚镇中心小学学生“小马灯”,利用体育课带学生排练,从一周一堂课变成一周两堂课。

郎溪县双拥办专职副主任严祥秀介绍,“前不久举行的宣城市第二届春节民俗文化季活动,老兵吕贵宝领着‘小马灯’打响头阵,率先开演,展示了郎溪特色民俗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殷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