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总铺镇
总铺镇:当好“和事佬”,为民解心忧
来源:张璐璐 2024-02-29 10:54:59 责编:李伟 喻寒松 夏朝阳

近年来,凤阳县总铺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调解室作用,汇集“和事佬”力量,积极引导“和事佬”参与矛盾调解,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总铺实践。

调解室一站式化矛盾。“田埂虽然在田里面,但是,没有调解之前,就堵在我们心里面,现在调解好了,真是帮我们了却了一直以来的心结啊。”近日,总铺镇国光村村民易克山由衷感叹。

易克山与易克曜家农田之间有条近一米宽的田埂,易克山发现易克曜用挖机把田埂挖了一点,拓宽了自家的农田面积后,气冲冲地开上挖机直接把剩下的田埂都挖自己家田里去了,两家吵得不可开交直至大打出手。村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带着双方来到调解室,帮助调解。

了解到事情原委后,调解员彭文义便引用“六尺巷”的典故,通过论人情、疏情绪的方式,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经过前期我们现场勘查,易克曜确实是先挖了田埂拓宽自家的农田面积,但你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大家相互让一点,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调解员彭文义说道。在调解室的调解下,双方以田埂中线为界,各自挖10公分,双方现场签订调解协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基层群众的各种矛盾纠纷,总铺镇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按照镇村(社区)划分,共设置了19个调解室,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矛盾纠纷,村民的烦心事、疑难事或家庭、邻里纠纷,都可到调解室求解决。围绕“有事—说事—没事”的目标,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极力避免初信初访转化为重信重访,甚至越级访,促使信访问题减存量、防增量。

“和事佬”家门口解民忧。调解室成立后,依托镇村干部、“五老人员”、人大代表以及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和事佬”化解机制,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尤其是针对农村常见的土地流转、农村债务、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和事佬”从农村公序良俗的“老理”出发,用老百姓的“土法”,打好亲情、友情、乡情牌,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同时,还建立起一整套“说事”规章,要求每个村做到群众议事有记录、有接待、有处理意见、有反馈,每件议事都需明确调解责任人,真正做到村民说事、干部理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 

总铺镇国光村刘某和邻居钱某因土地纠纷,多次发生争吵,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离任老村支书张乃行介入后,主动对接,多次找双方当事人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两家各退一步,达成协议。

“我虽然退休了,但我是共产党员,退休不退志,给群众排忧解难是群众对我的信任,也仍是我的职责。”60岁的总铺镇离任老村支书张乃行说道。

“调解室转一转,鸡毛蒜皮都消散”“‘和事佬’聊一聊,什么烦恼都没有”,2023年以来,该镇调解室共接待村民说事168人次,化解疑难复杂76余起。(张璐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