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郎溪县新发镇以全域文明创建为抓手,狠抓重管,全面发力,进一步擦亮全国文明村镇金字招牌。
该镇调整充实了全域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主抓,其他党政领导齐抓,村(社区)部门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对集镇网格进行重新划分和人员重新调配,并强化东夏老集镇文明创建包保,真正做到领导干部包片、镇干部包段、社区干部包人的全方位包保。
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列出交办单,本着问题导向,做到问题一交到底,不整改不放过。不定期召开文明创建工作调度会,分析问题,查找不足,补缺补差。截至目前,累计召开文明创调度会8次,现场调会5次,开展文明创建督导检查8次,交办问题62个,问题整改率达90%。
坚持按照“多网合一”,持续推进网格化包保,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和网格人员入户宣传宣讲文明创建政策,收集社情民意。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小板凳会议”等形式,引导和鼓励集镇居民和道路沿线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中。
坚持“四个结合”,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人居民环境向纵深推进。与废物利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废弃建筑垃圾,就地取材,铺设小路径。与河塘沟渠整治相结合,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水面漂浮物清理。与清洁文明户兑换相结合,以“生态美超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兑换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群众文明卫生意识,变被动参与为行为自觉,从文明创建的旁观者变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维护者。2023年以来已兑换积分1367分,兑换物资282件。
与开展“市民创建之星”相结合,对全域文明创建之中表现突出的市民进行表彰,通过典型引路,带动更多市民参加。截至目前,共评选镇级市民创建之星8人,其中4人入选县级文明创建之星。
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集镇、道路和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有序推进新发集镇脱落房屋外立面修复改造,完成除旧出新1681平方米。持续推进门楣店招规范和整改,对G235新发集镇段沿线商户门楣店招本着因段制宜、分段整治,完成整改110户。继续做好受损路面、路牙石及下水道的修补和断头路,累计修复破损路面及断头路485平方米。完成了G235新发段两侧绿化带的侧石铺设及绿化,并落实常态化管护。新增和补划机动车非机动车车位55处。完成苏皖交界新村处G235两侧的墙绘。严格对已建好景观节点、全民健身中心及公用设施的日常维护管护,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扫修整。
结合“每月一主题”,深入开展乱披乱挂“绿网”清理攻坚行动、“三线四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郎溪新十景”新发镇沿线路域环境整治攻坚及公益广告及标识标牌问题整改攻坚等专项整治,推动城乡结合部、主干道路及村庄的环境整治,累计清理各类小广告、牛皮癣、标识村牌、褪色过时公益广场及低俗医疗广告132处,清理遮阳网21处,清理垃圾2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85处。
全力推进老东夏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东夏老集镇规划设计方案,投资20万元完成街道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0万元完成了街道破损道路修复、中心西路沥青铺设;加快推进2个景观节点建设,对接县交运局,整合S604环境整治资金60万元景观节点建设;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54万元启动的东夏社区跃进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正在抓紧实施中;投资56万元的东夏街道外立面破损修复工程已挂网招标;启动东夏停车场硬化绿化;门头店招规范整治已完成统计即将进行实施。
常态化开展集镇三大秩序整治提升行动,主要开展交通劝导、引导规范停放车辆、处理出店经营、沿街晾晒等不文明行为,共开展交通劝导874人次,清理乱堆乱放63处,牛皮癣及小广告64处,占道经营12处。
围绕提升全镇精神文明水平,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功举办了新发镇第二届“志愿同行 ‘益’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定期举办一次“青春新发 从心出发”集中宣讲活动。认真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举办了丰富多彩春节、元宵、端午等活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对少年宫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开展文化进校园、党史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
积极做好身边好人、市民创建之星申报工作,全镇累计3人入选郎溪好人,1人入选宣城市好人,4人入选县市民创建之星。依托新风堂、农民夜校、文明大讲堂、文体广场等阵地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等活动,累计举办宴席35场次,各类技能、文明礼仪等培训54次,小型文体活动47次。(汪显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