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乍暖还寒,皖东大地一片生机勃勃。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凤阳县黄湾乡广泛动员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清沟理墒,追肥上水,防控麦田杂草,移栽瓜果蔬菜苗,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3月18日,在黄湾乡牛王村小麦种植区,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长势正旺,一台自走式植保打药机正行走在田间,随着机器的轰鸣,长长的喷杆将药剂均匀地洒向麦田。“目前小麦长势很好,趁着天气好,抓紧时间对小麦进行除草、施肥,加强管护。2023年,我种植粮食收益很是不错,超出了我的预期。现在多花些精力,夏粮增产丰收更有保障。”种粮大户圣冬所说。
圣冬所在牛王村承包2300余亩土地。2024年为了增加小麦田间管理科技含量,他在农技员的建议下使用了自走式打药机、无人机来作业。自走式植保打药机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省力省人工,一次喷过去喷幅是18米,这一台机器一天能作业500亩左右,作业质量有保障。
在黄湾乡,黄湾社区种粮大户赵广伟、蒋集村黄可可、梨园村莫广程……他们在“田保姆”的指导下,同样忙着田间管理。“当前小麦春管要点主要有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和及时追肥。这几天,我们对小麦进行苗情监测,发现麦田里出现了杂草,目前全乡组织十余台植保机械,重点进行除草防病杀虫作业。”黄湾乡农技站站长赵之矿说。
黄湾乡地处淮河南岸,境内系湾地,地势平坦,属江淮丘陵地区淮河冲积扇,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进入小麦春管期后,黄湾乡及时召开春季田间管理工作会议,通过发放明白纸、微信工作群转发、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向农户发布春管信息。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村分片调查作物生长情况,着重开展苗情、墒情、病虫害调查,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及时解决农户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举办现场教学3场次,培训基层干部群众400余人次、农机手52人次,接受农户咨询600人次。2024年,黄湾乡小麦种植面积约3.7万亩,苗情整体较好,苗齐、苗匀、苗壮,实现了壮苗越冬,其中一、二类苗占比到85%以上。此外,根据上级调度部署,春耕田管物资准备足。
3月19日,走进黄湾乡大新村甜叶菊育苗大棚里,一股清新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制土、压盘、扦插、摆盘、浇水……工人们在种植户胡德冠的带领下正忙着进行甜叶菊育苗,分工明确、忙而有序。
“我们育苗是按照订单来的,主要往新疆地区供苗。目前,大棚共占地122亩,育苗采取4公分行株距,每株单价6分至1毛钱。现在春季气温适宜,等幼苗长至20公分左右,就可以按照订单销售了。”种植户胡德冠说。
在马路的另一边,种植户赵玉壮正带领工人们忙着移栽西瓜苗。“我承包了60个瓜棚,占地70亩左右,现在栽种的品种主要是‘美都’系列。这类西瓜外形美观、口味甘爽,糖度高达14%,在本地以及周边区域的水果店比较好卖,亩产量可达7000-9000斤。2023年,刨去成本每亩利润约5000元。为了保证首批西瓜稳产丰产,我针对以往西瓜栽种遇见的问题,专门请教了农技员。他们怕我不够理解,还专门深入田间地头,当面向我传授瓜田管护要领。”赵玉壮乐呵呵地说。
春季田管农户忙碌,但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甜叶菊育苗、西瓜移栽等产业都需要用人,劳动一天能有60—100元收入,村民们就近务工有了收入还能照顾家庭。
近年来,黄湾乡充分发挥沿淮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发展土地流转和“企业+农户”结合的路子,通过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抓好豆类、蔬菜瓜果、花生种植、野生芡实等特色农业,带动群众增产丰收。2023年,共发放涉农资金1985.89万元,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381.37万元;稻谷补贴43.6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69.99万元,有力地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下一步,在做好农业技术指导的同时,我们将组织农技、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经营点的监管,确保不误农时保春管,护住群众的‘粮袋子’‘钱袋子’。”黄湾乡农业分管负责人说。(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