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建平镇
建平镇:驻村律师成为村矛盾纠纷的“排雷兵”
来源:黄开军 2024-03-20 15:35:53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夏朝阳

da1a1f8e73b4a176f6cfb4e42558fd4

近年来,郎溪县建平镇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以解决农村群众缺少公共法律服务的难题。自该工作开展以来,各驻村律师已成为村居矛盾纠纷的“排雷兵”,切实推动了法治下基层工作,也推动着基层治理走向法治化道路。

“廖律师,就我这情况打官司难不难?”“崔律师,能不能帮我写代理诉状?”从被建平镇南西村聘为法律顾问起,廖家武就开始了每天与村民打交道的日子,“村民们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找我,有时候非常忙,但想到能帮助村民解决些实际问题,还挺有成就感。”

在村公共法律服务室驻点日早上八点半,南西村的驻村顾问律师办公室就开始“迎客”了。廖家武与村民们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分析,俨然像“家人”一样,驻村律师廖家武表示,在驻村时,感受到村民们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高,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用法律维权,其实也是村民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南西村有不少外地务工者选择在此租房生活,80多岁的陈叔把一间屋租给了蔡先生一家。某天,蔡先生夫妇上班,把未上学的孩子留在家中,小孩玩耍时因使用电器不当导致出租屋着火受伤,事后蔡先生向陈叔索要巨额赔款。陈叔老两口年事已高,且是低保户,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

“怎么想到会出这样事?”陈叔老泪纵横,既为孩子受伤难过,又为自己无力应对感到无助。经过相关部门协调,崔雪为陈叔提供了法律援助,经过法院判决,蔡先生因监护不到位负主要责任,而陈叔责任较小。“该案件最后没有给陈叔带去较大负面影响,但对镇内完善出租屋相关许可等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崔雪说,这事件发生后,村民们对出租房屋一事都提高了法律意识,对出租合同条款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着县域建设步伐加快,建平镇在迎接机遇的同时,对法律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了解,建平镇已把“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社会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下一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镇司法分局将继续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为了解群众对法律的真实需求,我们全面开展法律服务需求调查。”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将通过对村委和村(居)民群众发放法律服务需求调查表的方式收集服务需求,倾听村委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84cad79a86e70b2aadb05c9fd87f0bf

为加大普法力度,建平镇还将开展深入村、学校、企业工厂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维权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并成立建平镇“一村一法律顾问法治讲师团”,在各村开展巡回法治讲堂。

司法所还将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通过微信、电话咨询等方式 ,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其他法律服务需求者,可提供上门服务。

“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针对本镇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把法律顾问的作用发挥好,把‘一村一法律顾问’做成一项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今年还将完成三项重点工作项目,其中, “握手言和”民忧调解会服务项目,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实现群众诉讼“零跑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黄丝带阳光驿站”——铺设刑释解矫人员回归之路,将立足刑释解矫人员回归社会的需求,优化就业衔接,努力破解“就业难”问题,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融入社会,重新建立起面对生活的信心:“半小时法律服务圈”项目,将建设好村公共法律服务站,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黄开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