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这位老红军名叫李光泗,霍山县人,1914年出生,1931年12月参加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战士,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在川陕苏区参加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参加长征。
1938年,李光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0团特务连战士,延安中央警备团通讯员、班长,西北野战军一纵队独一旅二团一营指导员,屡立战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1954年12月转业青海省西宁市,任海南自治州农场场长,后任军干学校队长。1992年2月病逝,享年78岁。
李光泗的女儿李燕青回忆:“父亲一直怀念故土。1990年,他同安徽省委组织部取得联系,想回老家看一看,可惜还没动身便生了一场大病无法出行。父亲去世时,一直含混不清地说着自己的家乡。父亲离开家乡时才十多岁,只记得老家是丘陵地带,有毛栗树和茶叶树。去世前,一再嘱咐子女们,一定要找到家乡,找到生他养他的地方。”由于李光泗的工作证籍贯登记为安徽霍某县,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家乡在霍邱县。李燕青和丈夫怀揣着父亲的思乡之情曾多次到安徽霍邱、金寨、裕安等地寻亲,但都未果。
2020年,在六安、霍邱、霍山等地史志、档案、退役军人部门的多方查询和帮助下,李燕青夫妇来到霍山县黑石渡镇杜家冲村李家冲组,终于找到了父亲阔别多年的故土。据了解,李光泗的父亲叫李存文,有6个孩子(四男两女),李存文4个儿子先后参加红军,其中两个牺牲在大别山,李光泗和一个弟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延安,弟弟在一次战斗中受重伤返乡,于1954年病逝。
李光泗一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来愈深,他心心念念的是家乡的亲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落叶归根。今年4月3日,他的夙愿终于得成,安葬于霍山红军墓园。(魏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