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谋划出台《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见》,舒城县晓天镇深刻领会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意义,奋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兰花古镇”底蕴厚重。晓天镇位于舒城县西南山区,距县城67公里,与潜山县、岳西县、霍山县、金安区毗邻,105国道、332省道、454省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342.15平方公里,耕地3.1782万亩,辖1个街道28个村、268个村民组、11914户3.72万人口,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风景名胜区——万佛山座卧其中,是六安市面积最大的乡镇,舒城西南山区的商贸中心和林业大镇,也是全县最早的四个中心镇之一。晓天镇文化底蕴厚重,有晓天老街、褚氏祠堂为代表的古色文化,有小三线旧址、革命烈士墓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小兰花茶叶,精品国兰为代表的绿色文化。因此,晓天镇建设和美乡村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先天的人文优势。
聚镇之力强化领导。在党委理论中心组通篇学习《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见》内容,认真领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结合晓天镇实际,从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考虑,决定由白桑园村创建镇第一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晓天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白桑园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晓天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镇直单位、白桑园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封闭运行、多规合一、步调一致”的要求,对接相关部门,统筹协调解决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落实和筹措建设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共同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
和美白桑宜居宜业。白桑园村地处晓天镇中部,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景区万佛山脚下。省道S454穿村而过,位于万佛山景区的必经之路,距万佛山景区约16公里。晓天镇坚持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全面推进白桑园村五大振兴的“兰乡”品牌设计,着力打造“兰花”茶村、“兰心”英才、“兰花”姑娘、“兰香”家园、“兰花”党建,打造兰花香飘白桑园的兰茶圣地。
促进“‘兰花’茶村”产业提质增效。白桑园村产业以舒城小兰花茶叶为主开展,发展茶旅融合产业,以高品质茶叶生产为主,以茶文化体验、河道漂流、森林康养的乡村旅游为辅,形成种植立村、旅游富村、产销强村的一体化产业结构。一是聚焦粮食生产功能,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把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确保白桑园村9.66公顷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数量不减少、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创优“兰花”茶叶品牌,打响乡村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中国茶村白桑园茶叶的品牌影响力与附加值,升级打造“兰花姑娘”“霜霜”“毫毫”联动旅游形象IP,同时设计品牌定制包装,延伸茶产业链条,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中国茶村白桑园”。三是推进茶旅融合品质提升,擦亮旅游新名片。依托新华组茶文化体验馆、白桑小麦淌极品小兰花茶园打造观光型茶园150亩,打造集游览观光、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高标准生态茶园。提升万佛山大龙潭峡谷漂流,建设大型生态停车场和旅游接待中心,打造浪漫夜漂与梦幻灯光秀,沿途设置景观节点,并植入餐饮茶吧等功能业态,开启沉浸互动式夜游新体验,丰富夜间消费供给,发展“夜经济”,让“客流”变成“客留”。
加强“‘兰心’英才”队伍引培体系。白桑园村突出人才招引、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机制创新,集聚乡村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乡村发展建设的人才池,多方位保障规划建设与实施。一是建设人才驿站,实施计划优培本土人才。依托皖香源茶企,采取村企合作模式,通过建设人才驿站,打造人才培训基地,为茶产业发展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同时加强“舒城小兰花”茶传统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二是拓宽人才流入乡村渠道,加强人才引入。从白桑园发展需求出发,加强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快本地人才回流,引导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培育产业带头人,做大做强茶产业,做好茶旅文章,拉伸茶产业链条。三是建立人才服务平台,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以乡村数字大脑为依托开发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库。加强人才激励政策,优化人才进深通道,畅通人才交流学习,完善技能人才认定,授予荣誉称号。
创建“‘兰花’姑娘”品牌文化引领。近年来,晓天镇白桑园村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探索文化振兴“新模式”。一是强化“兰花姑娘”品牌创建,加强茶文化建设。以打造“中国茶村”为切入点,在现有“霜霜”和“毫毫”IP形象基础上,创建“兰花姑娘”品牌IP,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白桑园茶文化,做强做优做特茶产业,打响乡村知名度。二是乡村文化供给全覆盖,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利用村内文化体验馆、乡村文化大舞台,以茶为主题举办白桑园旅游文化节、漂流节、美食节、茶文化探寻之旅、徽文化体验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创办一系列以“兰花在晓天,好茶看桑园”为宣传口号的各类文化品牌活动。三是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守住乡愁记忆。白桑园村太平村民组的山上有一个太平寨,寨有四门,是太平天国天平军所建,建立文化保护利用机制,规划注重对遗址遗迹、名人故居、传统建筑等建筑实体的保护、修复。
构筑“‘兰香’家园”生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晓天镇白桑园村坚持生态优先,扎实开展农村“三大革命”。一是构筑全域一体生态安全格局。建立生态管控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二是“兰香”庭院整治提升。发挥群众积极性,将农户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农村家庭的“增收园”“后花园”,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打造独具特色的“兰香”庭院。三是完善设施和公共服务。白桑园村已完成所有通组路硬化任务,村内现状共有4处公共停车场,通电户100%、自来水入户率已达到100%、网络覆盖率95%,村内现有村委会、卫生室、文化站、村图书室、文化广场各1处,另有便民超市、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农资店、集贸市场等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较好。
构建“‘兰花’党建”引领治理有序。白桑园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主线,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增强兰花廉洁建设。推新“党建引领兰花开”基层治理经验,推动白桑园村清廉建设走深走实,推新“兰花书记”,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书记在身边”乡村治理模式,打通基层村干部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坚持以自治固根本,激发创新内生力。构建自治制度体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成立白桑园村“茶公约理事会”,出台《白桑园村村规民约》,使乡村治理有依据、有抓手、有人听。三是强化乡村德治建设,传播文明乡风。大力评选表彰各级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孝老之星、退役军人光荣户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典型,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持续开展好人宣讲,弘扬正能量。
下一步,晓天镇将围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乡村建设新要求,重点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