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哥,你家的茶叶长得可好?”
“好得很!”
茶叶返青出芽,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春茶采摘季。岳西县田头乡田头村茶园里春茶飘香、生机盎然,茶农们正忙着采摘鲜叶。同茶农一样忙碌的,还有田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业淼和他的队员们。
“叶大哥”名叫叶庆望,是当地茶叶种植大户,往年茶叶受病虫害影响,茶叶减产不说,茶叶的品质也下降了。自从驻村工作队帮忙找来农技专家上门指导,今年上好的鲜叶让叶庆望喜上眉梢。
发展富民产业、解决群众难题、创办“田园夜话”……驻村工作队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春天的田野上,写下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产业帮扶富了村民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这也是田头村驻村工作队的重点工作。
发展产业,首先要因地制宜。王业淼走访发现,茶叶是田头村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帮助村民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是关键。于是,王业淼邀请专家到茶园进行论证,帮助农户申报实施茶叶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坚持对茶园使用物理除虫和农机肥管理,提高茶叶内在品质。同时,鼓励农户引进市场优质茶苗,栽插一批适合山区种植的早茶。
“自从驻村工作队给我们介绍了高产茶和栽插技术,我家里的茶叶收入比往年增加了5000元,高产茶 (鲜叶)价格高,能卖到90元一斤。每年采完高产茶,正好赶上采本茶,加上本茶的收入,整个采茶季节就能挣到两万元左右。”田头村村民蒋银玲开心地说。
据了解,田头村现有高标准茶园850亩,茶叶总收入达300多万元,户均12580元;该村于2021年获得省级“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称号。
产业振兴,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推动乡村振兴全链条升级。
“这几天陆续有村民送薏仁米过来,加上合作社自身种植的,预计今年全乡薏仁米有十几万斤,是往年的1.5倍,幸亏工作队帮加工厂及时实施了提升工程,每天能生产成品薏仁米6000斤。”该合作社负责人沈千生高兴地说。
据了解,2023年,田头村采取合作社+产业大户+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种植薏仁米650亩,合作社全年吸纳劳动用工300余人次,劳务支出50余万元,经济总收益超过200万元,有效带动全村120多户稳定增收。看着乡亲们绽开的笑脸,王业淼干劲十足:“我们还要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继续拓宽薏仁米销路。”
排忧解难暖了民心
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做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广大驻村第一书记靠实干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也在处理一件件棘手事中得到历练成长。
“我来看看你家羊长得怎么样,去年可卖羊了?价格可好?”春节刚过,王业淼来到岭后组陈新华家羊圈,与防火下班回来的陈新华打起了招呼。
“王书记,我家里的羊长得很壮,去年卖了30多头,家里还有30多头个头小点的,毛羊可以卖30块钱一斤,这批卖了一万多块钱。”陈新华高兴地说。
据悉,陈新华是田头村脱贫户,由于妻子患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尽管村里积极想办法给他安排了生态护林员政策帮扶,但家庭的重担使陈新华户仍处在返贫边缘。
陈新华的情况很快进入了王业淼的视线。得知陈新华打算一边要在家照顾妻子、一边利用家门口广阔的荒山发展养羊而又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后,王业淼便忙碌开来。“王书记当时摸给我2000块钱,让我先买几只羊回来搞养殖。”陈新华对前来看羊的王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新华在家通过3年时间发展养羊,从开始的几头羊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头,每年能赚一两万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田头乡好多村都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田头村咋没有动静?我们家门口的路灯什么时候安?”2022年6月,王业淼进村了解情况后,连夜进组开会,一问才知道,村民除了反映路灯的情况,还有上河一段水路面问题,影响了该河上游十几户村民安全出行,每逢大雨季节,孩子上学极不安全,急需解决。
资金哪里来?田头村驻村工队与县直单位详细汇报对接,积极在安庆中石化等单位争取来资金,利用3个月时间,在原水路面建起了新桥,同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每当夜幕降临,看着一排排路灯照亮家门,田头村老党员程余根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路灯安好了,晚上出门都方便多了,村庄也变得更美了。”
“田园夜话”干群连心
2024年4月17日晚,田头乡泥潭村大礼堂坐得满满当当,在驻村工作队和乡村两级干部的组织下,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万岳送向村民讲授春耕生产知识。
在泥潭村,这样的场景大家并不陌生。“村党支部每月指定党员主持‘田园夜话’,既教育党员,也能强化支部建设。”泥潭村驻村工作队汪苗生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汪苗生和村两委班子组织的“田园夜话”“振兴夜校”,让党员模范农户站了出来,成为带领村民学习技术、发展产业的领头羊。同时,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2023年该村党员蒋志成带领村民种植高山蔬菜70亩,优质水稻35亩,生姜20亩,将特色产业搞得有声有色。
“下潭片建起来的文化大礼堂群众办婚庆喜事真方便,我们上潭片最好也建一个。”“村部中心点污水排放该修一下,夏季来临,气味很重。”
“村里帮协调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坏了一盏,是否能找人维修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村民大胆讲、干部用心听,田园夜话中,乡村干部和村民面对面相互交流,汪苗生针对大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大家提的意见很好,有几件事情我们村里已经做了规划方案,不能及时解决的我们认真做好笔记,下一步共同想办法解决。”汪苗生说。
泥潭村“田园夜话”不仅邀请了乡司法所、农业中心、文化中心,将“网络诈骗”、农业技术指导、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政策宣传,还围绕村民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讲出了“烟火气”和“百姓味”。
“这个‘田园夜话’搞得蛮好,让我们参与了村里的建设,公开了办事流程,充分尊重了村民自己的想法。”该村塘岸组蒋本旺高兴地说。
“通过‘田园夜话’讲政策、谈变化、话振兴,既解决了群众关切的问题,又让群众有了主人翁意识,真正让村民坐得住、乐意听、参与度高,使我们的和美乡村建设更有底气。”田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储彪表示。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春光正好,广大驻村工作队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团结带领群众一起,把乡村变成干事创业的热土,共同用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