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总铺镇综治中心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激活基层治理的“平安细胞”。
“统筹兼顾”打造“一体平台”
“同志,你们可要为我做主啊,我这1万多的医药费没人赔付,后期我还要开展二次手术。”总铺镇村民石奶奶到镇中综治中心焦急地对工作人员说。“奶奶,您别激动,到这来喝杯水,慢慢说,有事我们帮您解决”。了解到,石奶奶是总铺镇天津铺人,今年3月份在总铺镇街上被隔壁村周大爷撞了,右胳膊粉碎性骨折,当时公安机关已经出具了事故判决书,周大爷全责。石奶奶已经花费1万余元,后期将开展二次手术,然而,周大爷拒绝赔付医疗费。
总铺镇依托镇村综治中心,整合镇信访办、平安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坚持开门接访与“上门”约访、带案下访相结合,把坐等群众“上门”变为主动“敲门”,深入一线热心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讲述,让矛盾双方充分表达各自意见,通过畅所欲言让当事人发泄心中的积怨情绪,更充分真实地了解矛盾纠纷真相和当事人的诉求,确保在调处矛盾中公平公正。
“融汇贯通”践行“一站运行”
“根据公安机关的事故判决书,你负有全责,有义务支付石奶奶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调解人员说道。“我都90多岁了,没钱,我就不支付,你们能拿我怎么办?”周大爷说道。镇综治中心组织包村干部、京山村离任老村干、“凤阳县好儿女”、司法所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多次上门走访周大爷及子女调解无果。镇综治中心决定移交司法所,由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协助石奶奶进行司法诉讼,强制周大爷赔付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
总铺镇坚持采取“统一规范流程、统一分流交办、统一登记台账、统一督导检查”等四个统一,全面推进各项平安建设工作规范化。并积极协调派出所、司法所、相关职能部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乡贤等力量,综合应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方式,采取思想教育、调解疏导、诉前调解等方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切实提升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5件,已化解117件,剩余正在积极化解中。
聚焦“前瞻”突出“多维保障”
总铺镇压紧压实平安建设“村为主”工作机制,调动发挥网格员“神经末梢”作用。网格员按照“一格多元、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一网统筹”要求,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重点关注网格内生活失意、关系失和、心理失衡、前科劣迹、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掌握他们最新动向。常态化深入村民组、家庭,开展全方位摸底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事”,基本上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成功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新常态。(张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