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宣州区
宣州区:用活红色资源 守护初心源头
来源:聂世明 2024-05-16 23:29:46 责编:解丹丹 许梦源 王逸群

宣城市宣州区目前共有名烈士833名,烈士纪念设施57处。其中烈士陵园3处,烈士墓区1处,烈士纪念碑3处,烈士纪念馆2处,烈士纪念广场1处,烈士英名墙1处,烈士塑像3处,安葬在陵园和墓区的烈士墓28处,零散烈士墓15处。分布在寒亭、水阳、狸桥、沈村、孙埠、新田、杨柳、周王、养贤、洪林、向阳、澄江、朱桥等13个乡镇街道,省级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1处。

高标准,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按照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及省厅提出的烈士纪念设施“应集中尽集中,应修缮尽修缮”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联动作用,坚持高位推动、一体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作落地见效。分类建立台账、规范建档管理,建立“一处一档”,完善数据资料,落实管护责任。2021年,结合全国烈士纪念设施数据采集校核,与区检察院联合行动,对宣州区原有的54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实地检查,并进行修缮管护。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84万元,将24座散葬烈士墓迁移到烈士陵园进行管护,2座散葬烈士墓迁移到烈士集中安葬墓区进行管护。就地整修了向阳烈士陵园和10座烈士墓,同时安排专人对20座烈士纪念设施签订管护协议。各烈士纪念设施均达到“墓体坚实牢固、碑文字迹清晰、主体建筑保护完好、周边环境清洁肃穆、配套设施便捷有效”的整修标准。此外宣城市烈士陵园投入近60万元新建了烈士英名墙,通过设置在墙边的二维码,可直接搜寻所有在墙烈士的英雄事迹。

全方位,开展敬烈士拥烈属活动。做好清明、“9·30”等特殊时期节点服务保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承担市区一体祭扫、纪念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协调市、区两级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单位主要领导相关祭扫或纪念活动。2024年清明期间,该局成立两个接待专班,新、老两座陵园24小派员值守。全区有接待能力的7处烈士纪念设施,累计服务社会各界开展各类现场祭扫活动170批次11700余人。为身在异地、行动不便的烈士亲属、社会各界群众提供“四个一”代祭扫服务20余次,擦拭烈士墓碑50余座。同时,公布“中华英烈网”“江淮祭英烈”等线上平台祭扫方式。致敬英烈、崇尚英烈、学习英烈的氛围更加浓厚。持续关爱帮扶烈士亲属。全局干部、职工每年与困难烈士亲属“结对子”,一对一帮助烈士亲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开展帮扶活动1000多人次,落实帮扶资金20多万元。多渠道为烈士寻亲。常态化通过走访、电话和在新闻媒体、网络发布寻亲信息等方式,为安葬在寒亭镇白马山烈士墓区但长期无家属祭扫的11位烈士寻找亲属。通过志愿寻亲团,搭建“寻亲网”,全力为烈士寻找亲人。截至目前,已为安葬在宣州区的3位烈士和6名牺牲在外地的宣州籍烈士找到了亲人。

深层次,培养红色讲解员队伍。2023年5月,以赛选优,组建宣州红色讲解员队伍。7月,以训提技,举办讲解业务技能提升培训,赴合肥、金寨等地开展理论学习+实地观摩+实操演练。以练为战,每年的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分别到该区的5个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单位开展宣讲。同时,定期组织该区优秀的讲解员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部队宣讲,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2023年9月,选送其中1名讲解员参加全省讲红色故事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被评为安徽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聂世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