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陌生患者成功捐献“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记“蜀山好人”陈倩倩
来源: 刘莉莉 刘亚萍 2024-05-17 10:15:47 责编: 余红霞

“我妈妈不在家,她去医院救人去了!”这几天,陈倩倩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大宝,在遇到老师、同学和小伙伴时,总是一脸骄傲地这样告诉他们。得知儿子近几天的“小啰嗦”,在医院里准备捐献的陈倩倩也忍不住笑了。

“骨髓移植给了我重获新生的希望,感谢您的大爱之举、救命之恩……”2月29日,一封感谢信从千里之外被送至安徽省立医院的手术台前。与此同时,躺在病床上的陈倩倩刚刚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合肥市第122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陈倩倩表示,自己的顺利捐献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能帮助到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陈倩倩成长在一个军人世家,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很大。陈倩倩说:“我的爷爷、爸爸、叔叔都当过兵,爷爷还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只要党需要,他们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退伍后,他们进入机关单位工作,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

陈倩倩目前在第一物业服务安徽有限公司工作,办公地点在蜀山区南七街道洪岗社区辖区当代花园小区,在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以客为心,贯彻落实党建引领的方针,聚焦品质物业打造,为业主的幸福生活不断努力着。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无偿献血活动中组织物业工作人员,居民群众参加。她经常说:“能帮助到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陈倩倩2005年读大学开始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并获得了合肥市无偿献血爱心卡。一次献血时,陈倩倩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有人需要的时候她可以提供更好的帮助。

救人,没什么可犹豫的!

陈倩倩说:“2008年,我曾经接到过与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可惜后来由于患者原因,没有完成捐献,当时心情有点失落,但转念一想,也许是患者好转了呢,心里就好受多了。”

令陈倩倩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的一天,她再次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这样的几率真的很低,我也觉得很有缘分,所以立刻就答应了”,陈倩倩说,“其实身边也有人担心影响身体,劝我不要捐献,但我觉得,能够救别人的命,即使有点不舒服,也不算什么!能够被别人需要、被社会需要、被工作单位需要,正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意义!”她表示,“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救人的事,就应该去做,这没什么可犹豫的!”

“当时我就去定点医院进行了体检,各项指标也都符合捐献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捐献,整个春节期间,她没有外出并一直加强身体锻炼让各项指标更吻合捐献条件。

 考虑到这位患者已经危在旦夕,陈倩倩一直与省红十字会沟通尽快入院配合采集工作。正月十五当天,在家人以及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她放弃和家人的共同团圆,办理了入院手续。

大爱传递 捐赠“生命种子”

陈倩倩住院后,大儿子虽然很想念妈妈,但也觉得妈妈很伟大,刚开学见到老师和同学,就骄傲地告诉他们,“我妈妈去救人了!”来医院看望妈妈时,儿子还关切地询问:“妈妈你要救的人在哪里?要怎么救?”陈倩倩说:“我很高兴自己的选择能够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能够带给他一份荣誉感。我也给他大致讲解了一下捐献知识,让他有个初步认识。”

29日上午,经过约4个小时的采集,陈倩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送去珍贵的“生命种子”。

陈倩倩说:“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能够配型成功概率极低,我能够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希望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早日康复!”带着祝福的“生命种子”随后被送往患者医院,将在患者体内重新萌发出生机。

采集时,陈倩倩的同事们来到现场为她加油鼓励,公司也表示将号召广大职工向陈倩倩学习,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公益事业,将爱心进一步传递。采集完成后,陈倩倩成为合肥市第1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合肥市红十字会为其送上了鲜花和证书。(刘莉莉 刘亚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