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郊区法院:枫桥路上的诉源之“解”
来源:钟杭丽 2024-05-23 16:21:46 责编:聂静洁

铜陵市郊区人民法院江北人民法庭自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以来,加强多元联动合力解纷,深入前端推进诉源治理。以“府院联动N+1个枫桥式工作法”的“N+1”模式,解锁基层诉源治理千千结,联合公安、综治、乡镇、村委等多部门,召开诉源治理联席会,共谋解纷思路“一盘棋”;走进诉源地解析争议点,梳理矛盾症结“一条链”;到群众中普法释法言法,织密诉源屏障“一张网”。

固根本

——枫桥式“解”忧  民生有保障

2023年11月,江北法庭与多部门联动化解一起农民工工资纠纷。据悉,50名农民工在某高速公路项目部施工作业,后就工资结算发生争议,双方僵持不下。针对涉民生类的劳务纠纷,江北法庭前置诉源治理关口,与乡镇、派出所、综治中心组合联动,召开诉源治理联席会,前往项目部现场勘查了解。法庭干警做好释法指引与法律建议,告知项目部负责人应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做通双方工作后,在多部门人员见证下,项目部向农民工出具工资结算单据,50名农民工近百万工资发放到位,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批农民工的迫切需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根本,江北法庭在推进诉源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固根本 优民生”作为枫桥路上诉源之解的一道基准线。

利长远

——枫桥式“解”纷  产业有活力

2023年12月,江北法庭与多部门联动化解一起承包租赁纠纷。据悉,章大哥与王大哥因林地界限不明,引发双方树木采伐范围混淆,且影响后期林地交付转租,从而滞后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江北法庭联同派出所、综治中心、村委,多部门共同前往承包林地,查看林地范围、树木种类、采伐现状等具体情况。针对矛盾争议点,法庭干警积极向各方阐述承租相关法律知识,指导双方依约规范承租事实,以有效约束双方承租期间的权利义务,避免后期因约定不明而引发系列纠纷。

智者虑远,见微知著。解决发展难题是“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江北法庭关注辖区特色产业,发挥司法服务优势,常效且长远融入法治力量,将“利长远 促发展”作为枫桥路上诉源之解的一条硬标杆。

稳预期

——枫桥式“解”惑  群众有指引

“大哥,找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确立劳动关系……大爷,借钱给他人,一定要让对方出具借条,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来电,谨防电信诈骗……同学们,当我们被欺负了,应该怎么办啊?”这是江北法庭日常普法的生动场景,它可能是在社区街道,可能是在田间菜市,也可能在庭审过程或是巡回审理中。让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关口前移,法庭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将“答疑解惑”贯穿诉前、诉中、诉后。结合时令节日与专题重点,与检察院、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动,不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疑难,开展法治体检入街入巷入户,向认知不清、疑惑不定、症结不解的群众给予解惑指引。

预则立,不预则废。江北法庭抓诉源治理前端,重视未病预测、预防、预警,让矛盾纠纷遏制于萌芽,在基层治理中化被动为主动,将“稳预期 靶向解”作为枫桥路上诉源之解的一块试金石。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江北法庭灵活运用枫桥式工作法,将能动司法融入诉源治理,以多元联动形成诉源治理合力,推动工作联动、纠纷联处、问题联治,疏通基层矛盾化解“中梗阻”,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与乡村振兴、社会和谐。(钟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