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特色产业
个头小、效益高、“钱”景好 旌德县这个产业“一路生花”
来源: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梅妍 2024-05-29 17:03:08 责编:许雅婷 许梦源 夏朝阳

几池蛙苗、几亩田地、几汪“净”水……现今,牛蛙成为餐饮市场的宠儿,旌德县白地镇现代化、规模化的牛蛙生态养殖基地市场“钱”景好,规模收益高。当地发展牛蛙养殖的农户抢抓机遇,让村里的田地高效利用,使特色养殖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一路生花”。

清晨,在刘建生的家庭农场内,未见牛蛙,先闻蛙声,蛙声此起彼伏,好似全面唱响白地镇特色养殖乡村振兴富民曲。“王老板,您要的40多斤牛蛙今天早上已经让人送过去了,保准不会耽误您今天的餐饮生意,祝您生意兴隆!”

刘建生是白地镇有名的农业种植大户,在听说牛蛙养殖前景好后,就将自己原本用于种植的13亩田地改良成为生态牛蛙养殖池。经过去年一年的科学建设、精心管理下,牛蛙健康生长同时,他还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帮扶下,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去年年产牛蛙达25万只以上,年收入达150万元。今年,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他的生态牛蛙,供不应求。

据了解,牛蛙个头虽小,但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让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潜力旺盛,销售途径多样,带来的利润也相当可观。

“你别看这小小的牛蛙不起眼,但其养殖占地少、投入少、效益高,能够大大降低养殖风险。相较于传统农业,牛蛙养殖周期短,4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销售。今年按照计划,已投产近15亩,预计产量可达38万只以上。按市场价每斤8.5元计算,预计总产值在170万元。”刘建生乐呵呵地算着账。

跳动的牛蛙,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白地镇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活力,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近年来,白地镇积极引导和帮扶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下一步,白地镇将着重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加强示范引导,立足优势,整合资源,在持续发展农林特色产业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