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才是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龙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自1989年3月从部队退役后,王发才便回到家乡,扎根基层20载。202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王发才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申请担任村级林长,自此开始与龙山村2000余亩山林同呼吸、共命运成了他的日常,正是在王发才的精心呵护下,让当涂的绿水青山更多了一份靓丽与色彩。
把责任扛在肩上,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王发才生在龙山村、长在龙山村,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眼里,龙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他也深深地知道,龙山村的发展,生态保护是第一位的,保得住青山绿水,才能让更多人共享。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我要担负起守护它们的重任。”
2019年10月21日晚上8点半,龙山村后钟山被火灾波及,王发才闻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序组织安排村森林防火应急小组成员开展灭火工作,并迅速加入到灭火工作中。由于一年前他才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救火抢险过程中的大火、高温、浓烟和高强度的扑救工作,造成他心脏病复发,但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始终坚守在救火第一线,他嘴里含着速效救心丸,继续开展灭火工作,直到火情控制后,他才仰躺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在巡山护林、森林防火等工作中,王发才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身份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奋战在护林工作一线。2023年初,常年的劳累和忙碌工作导致王发才腰部损伤,一直直不起腰来,但是他始终忍着疼痛坚持巡查林区情况。对于林长的这份责任,他说:“作为一名林长、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牢记职责、高度警惕,坚守好我的工作岗位,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把工作干在手里,做巡林防火的践行者
龙山村辖区范围内共有五座山,分别是龙山、九连山、梅子山、镜子山、后钟山,林地面积2000余亩,森林防火的任务非常艰巨。王发才组织召开森林防火工作布置会深谋细划,成立村级森林防火应急小组,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的林地、林木等基本情况,积极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相关知识,确保辖区内森林资源的安全。
2021年4月4日中午11点左右,他在镜子山巡山时发现了一缕烟火,他迅速前往查看,是村民祭祀时不小心引燃了旁边的枯树枝,火情发展迅速,村民缺乏经验无法灭火,他迅速上前开展灭火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了火灾、避免了火情扩大。
事后,他对村民进行了批评教育,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对待巡林防火等工作,王发才始终坚持身先士卒,即使工作再忙,他总要到林场内转一遍,他常对护林员说:“护林工作不可轻视,一点星火就可能酿成一场灾难,危及整片山林,不能有一丝疏忽。”
把致富放在心中,做家乡发展的先行者
为进一步做好林业工作,将保护生态环境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王发才通过调查发现,红叶石楠和榉树适合在本村范围内生长,第一时间找到有意向的村民并最终达成合作。在40亩山地内共引进2万余棵红叶石楠和榉树树苗,经过两三年的细心养护,目前树木成长态势良好,预计5年左右树木成林后将带来创收。
为促进本地生态产业发展,王发才积极寻找产业合作对象。通过走访协调,最终与本村村民达成合作,将梅子山山头租赁给部分养殖家禽,并成立当涂县梅山养殖场,通过生态种养相结合的模式,不但提高了家禽的品质,而且对于林木的生长也有极大的好处。目前梅山养殖场养殖家禽12000余只,每年创收30万余元。
这些年来,王发才以林长制为抓手,辛勤守护、默默耕耘,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发展与富民同步,换来了如今青山掩映、风景如画的龙山村,推动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王发才始终坚持拉高标杆,精益求精面对工作,将管护防火视为林长的基础工作,将以林为媒推动发展,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作为更高的目标。在王发才的努力下,龙山村以党建强产业,推动广袤林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全新舞台,让生态绿色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依托。(彭咏梅 黄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