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坚持多举措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在组织、宣传、监管上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中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远离非法出版物,扫除文化垃圾,全面净化辖区文化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推进“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制定组织架构、制度、行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专人管、见成效。强化文体服务中心、派出所、市容队、信访办等部门联动,立足各自实际,认真梳理“扫黄打非”工作流程,细化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结合“绿书签”活动、开学第一课、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展板、微信群等形式普及“扫黄打非”政策法规。深入学校、企业、沿街店铺宣传“扫黄打非”知识,向辖区群众深刻揭露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危害,提高群众自觉抵制“淫秽、色情、盗版、侵权”非法出版物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
落实工作职责,强化日常监管。聚焦辖区内文具店、杂货店、书店、网吧以及周边商铺等重点场所,组织人员检查是否存在销售违禁品、侵权盗版出版物、是否违规印制出版物等现象。同时,向经营人员介绍“扫黄打非”的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强调坚决抵制非法出版物,提高防范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内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也为进一步强化辖区内的文化市场构筑坚硬屏障。
下一步,庙前镇将继续扎实有效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常态化督查检查辖区学校周边商店及各村农家书屋等场所,坚决反对、抵制、处置非法盗版出版物,切实巩固基层宣传思想阵地,全面营造健康、安全、有序的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