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黄湾乡
黄湾乡:西瓜熟了 日子“甜”了
来源:葛晓军 2024-06-03 09:26:21 责编:方欢 许梦源 喻寒松

缤纷六月,瓜果飘香。走进凤阳县黄湾乡大新村西瓜大棚,只见碧绿的瓜叶下藏着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表光滑,纹路清晰,散发着诱人的瓜香。“这些西瓜刚摘下来,大家都来尝一尝,是不是口感瓤酥?大家满意后再购买。”种植户赵玉壮一边忙着采摘,一边向客商介绍着西瓜。他一手拿起西瓜仔细观察着,一手轻敲瓜皮辨别生熟,动作十分娴熟。

“大棚西瓜比露天栽种的早上市一个多月,刚上市的西瓜价格每斤近2元。我承包的大棚占地90亩左右,西瓜亩产量7000—9000斤,去除成本,每亩利润约5000元。”赵玉壮说道。

赵玉壮介绍,基地种植的西瓜是“美都”品种,这类品种生长周期相对短,皮薄瓤酥、汁多甘甜。为了提高坐果率,全部采用人工授粉,挂果后还会进行疏果,保证了每个西瓜都能有充足养分。西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人需求,还销往蚌埠、南京、合肥等地。 

赵玉壮虽是“90后”,但拥有多年的西瓜种植经验。他还有一处西瓜育苗基地,基地采取订单式生产,瓜苗远销云南、山东、北京等地,每年光销售瓜苗能带来约20万元的收入。“当时主要觉得这里水土条件好,临近淮河,土质疏松,尤其是沙质土壤经过改良后很适合西瓜种植。靠近宁洛高速,方便西瓜快速地运出去,大棚也是现成的,又节约了搭建成本。”赵玉壮介绍道。

以往大新村按季节种植的西瓜上市较晚且集中,价格不理想。通过引进专业户种植大棚西瓜,克服了早春气温低的不利因素,种植越早,西瓜成熟也越早,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高。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户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了更多农户参与进来,形成规模产业,实现了效益最大化。目前,大新村已陆续流转3000亩土地,其中用于种植西瓜的有210亩。大棚对外承包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益。

随着西瓜种植规模的扩大,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大棚西瓜从瓜苗移栽、嫁接授粉、浇水施肥、采摘销售都需要用人,一人一天有80元的工资。“我也经过了一番摸索,虽然苦一点,但到丰收季,看着‘腰包’渐渐鼓起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赵玉壮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西瓜种植只是黄湾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湾乡紧抓治淮工程之机,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发展土地流转和“企业+农户”结合的路子,突出抓好芡实、大棚蔬菜、西瓜、草莓等特色农业。同时,利用治淮工程发展红利,将特色农业同旅游产业相结合,采取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技能培训、实施贴息贷款、建设小微创业园、落实惠农政策等措施,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创业。

西瓜熟了,日子“甜”了。谈到下一步发展,赵玉壮表示自己将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发展,尝试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开拓电商销售模式,力争让日子越过越“甜”。(葛晓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