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四步”一面镜 老兵调解有妙法 ​
来源:李子贵 代琦 2024-06-05 11:35:07 责编:聂学剑

一人一室、一桌一镜,凭“四心”和“四步法”秘诀,近5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成为公务繁重民警的“减压阀”、居民欢迎的“和事佬”、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如今已届“花甲”之年的李华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自卫还击战的二等功臣、四级伤残退役军人,又是太和县城东派出所警民联调室专职调解员。

老李自2020年被聘任调解员以来,面对各类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下定“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决心,通过民警帮带、多方“充电”学习、注重实践摸索,付诸“对调解工作热心、对纠纷双方真心、调解过程耐心、解决问题公心”的“四心”;同时探索总结出解纷止争四步法:第一步,稳定双方情绪“笑脸迎客”,面对进门都有火气的当事人,一声“来者都是客,坐下喝杯水、消消气 ,再协商解决问题”的笑脸接待,让双方先冷静下来;第二步,耐心“倾听心声”,分开双方当事人听取各自诉求,打好心中有底的基础;第三步,多方求证“明辨是非”,通过看民警调查材料、面对面摆明事实,以公心判明是非,让双方心悦诚服;第四步,细算账“感化促和”,通过为纠纷双方细算感情账、经济账、诉讼账、平安健康账等几笔关键账,春风化雨般促成双方平衡心态、冰释前嫌,从而达到握手言和化干戈目的。

老李在调解室办公桌上摆放的一面圆镜,对着当事人坐席的背面有一段“莫生气”的格言警句意味深长、颇具感染力。既能抑制情绪、平衡心态,又能引导人事事看开、正确对待得失,还能启发夫妻、邻里互相包容、和睦相处。

老李巧妙运用“四心”、“四步”法和一面“莫生气”明镜,还适时结合自身“战场杀敌报国”的非凡经历和看淡得失观念,让出现感情裂痕的夫妻重归于好、老人赡养问题得到解决,让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让“干戈化玉帛”、愁眉舒展笑颜。

家有六个儿女的87岁黄老汉,到派出所哭诉四个儿子“互踢‘皮球’不尽赡养义务”自己生活得不到保障、社区调解未果的境遇。老李上门组织六兄妹“开会”,话人间骨肉亲情、谈中华传统美德,沟通交流、查找症结,经过近2个小时的说法说理说孝道,让六兄妹深悟“为子女做榜样,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道理,各自羞愧达成了“四兄弟轮流按月负担老人衣食住行,小病小灾小开支各户自行负担、住院治疗等大开支几户分摊;两姐妹经常探望,随心给些零花钱”的协议。多日愁眉不展的老人露出笑脸,拉着李华勋的手连声道谢。

因孩子玩耍噪音起纠纷,“针尖对麦芒”的楼上楼下两家年轻邻居,在老李一番“互相理解包容,两家邻居处的亲,出门还家都放心”的劝慰和一个“用棉布或橡胶绑缚桌椅腿”的金点子以及有关“噪音扰民”的专业解释下,双方口服心服恢复了和气。

陈某和闫某多年前是莫逆之交,合伙经营化肥生意,经济往来不分你我,但因经营不善散伙。近年陈某年老患病经济紧张,便想到原来有一车化肥款在闫某身上没结算,想向闫某要些钱看病,但闫某却不承认此事。老李接手这起时过境迁的纠纷后,在听取双方介绍情况、找到见证人的基础上,通过多次沟通交流、说法释理、以情感化,最终促成了和解。为表谢意,陈某定制一面“热情为人民服务,真诚为群众解忧“的锦旗送到派出所。

对平时遇到较多的纠纷打架及轻伤害案件民事部分赔偿、意外伤亡事故、债务、房屋装修、宅基地界、婚姻家庭等纠纷调解,老李总是心平气和地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帮助分析是非对错,然后对照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劝解,有理有据有效地促成双方和解并达成协议。仅2023年,李华勋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98起,其中化解信访案件10余起,收到群众感谢信多封、锦旗10多面。

“我们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室,就是为了学习‘枫桥经验’,警民联合化解大量矛盾纠纷,有效杜绝或减少矛盾升级,构建和谐社会。但要真正做好调解工作确实不容易,非热心耐心真心公心不能为,无精致细致极致作风不能成,我们的功臣老兵李华勋同志,正是具备了这‘四心、三致’特质,不仅坚持多年做调解工作,而且一直做得很好,他的调解成功率有90%以上,确实为派出所减轻了许多压力,真正发挥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作用,成了辖区群众心目中的‘金牌调解员’。”城东派出所所长佘玉杰深有感触地评说。

“调解工作就是‘管闲事’、做‘和事佬’,用心把别人的‘闲事’管好了,自己感到很开心,也有成就感;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矛盾纠纷,社会就多一分安定与和谐。”这是党员老兵李华勋一贯坚守的初心。(李子贵  代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