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老赛道”跑出新速度
来源: 2024-06-05 12:31:55 责编: 聂梅

仅用48秒,就可实现从原材料到电视喇叭雏形的华丽转变……连日来,位于青阳经济开发区的池州赛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箱箱原材料在公司自主研发的点对点中央集中供料系统的加持下,变身为形状规整的扬声器部件整装待发。作为一家扬声器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池州赛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坚持在“研发端”和“生产端”双向发力,加大新质生产力培育。

“我们目前拥有2项发明专利,70%以上生产流程已完成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池州市赛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晓阳感慨道,企业的快速发展,创新是关键词。

无论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还是改造提升后的传统产业,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阳而言,本身就存在总量小、规模小的短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必须更好地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要向“新”而行,也要从实出发。

走进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场景已成为这里的常态。一台台机械手臂灵活舞动,精准完成每个装配动作,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一件件成品陆续下线,各种数据分析系统实时收集生产数据,为产品质量溯源和工艺改进提供有力支持。从最初落户青阳时的十几名员工从事传统衡器生产到现在近千名员工深耕延伸物联网高精度传感器等非衡器行业。由制变“智”,推进数字化改造,让这个传统企业实现了“老树结新果”。

“过去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很难提上去,技改转型势在必行。”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企业先后投入2亿元完成了40余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了10%,生产成本节约5%。今年新投入运行的MES生产管理系统,更是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溯源,产品不良率不足0.1%。

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近年来,青阳县通过鼓励实施“工业上楼”和“零增地”技改,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应用先进设备、建设工业互联网等方式开展技改升级。今年一季度全县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2.4%。目前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7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该县科技经信局局长施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通过‘外引内育’打造创新平台,促进人才、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赋能传统产业跑出新速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