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德培(1907-1930),霍山县宋家河储家老屋人,家境殷实,是宋家河有名的大户。储德培早年读私塾,后入管驾渡第三高小学习,毕业后考入省会安庆法政学校。在校期间,储德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潜心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和进步书刊,提高了思想境界,增强了斗争意识,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1927年在老师(共产党员)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储德培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秘密组织成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反霸、反剥削斗争。斗争需要领导,革命需要决心,储德培家里拥有100多亩田地,10余间房产,家有存粮存款。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为了将农民组织起来,储德培积极说服家人不再向农民收租放债,又把家中的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春荒时,还让农民到家中吃大户。储德培的做法,虽然引起了家人的反对,却深得农民的欢迎和信任。
1928年霍山大旱,农民收成锐减,宋家河地区山多田少,受灾尤重。贫苦农民普遍缺粮断炊,豪绅地主不仅租费照收,而且还乘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残酷剥削农民。面对这种情况,储德培带领农协会员,发动群众200余人,打开了匪首石家祥在留驾园的两座粮仓,储德培亲自扒粮,将粮食分给了贫苦百姓,储德培声名也从此大震。
1929年春荒,中共六霍县委制定了春荒斗争计划,一场大规模春荒斗争在霍山全境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储德培在宋家河地区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扒粮斗争,并取得了斗争胜利。
1929年11月,独山、西镇、桃源河等地的农民暴动相继爆发,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也陆续成立,革命的斗争烈火在霍山全境燃烧,革命的形势鼓舞着全县人民。储德培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经常组织农民协会骨干在深山密林里开会,制订革命发展计划、保密手册、农民暴动的准备方案,秘密赶制大刀、长矛等武装器械。
1930年3月上旬,储德培在储家老屋的操场上,组织各农协中的骨干分子100余人、成立农民赤卫队,拥有40余支枪。随后,储德培宣布宋家河农民暴动开始,储德培带领这支农民武装,围攻青枫岭匪首石家祥家,缴获大量枪支弹药,随即,将宋家河暴动队伍整编为游击第四大队,储德培任指挥。
此后,储德培经常率队转战于大化坪、青枫岭、磨子潭、黄尾河一带,给土豪劣绅、反动武装以沉重打击。4月上旬,储培德又率队配合红军参加了围攻霍山县城的战斗。5月初,储德培又率队与方小五、蔡世钊等部配合,攻打东西溪团匪潘为江,速战速决,取得了战斗胜利。7月,储德培奉上级命令开往鹿吐石铺,阻击向我苏区进犯之敌,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战斗失利,储德培率队退守黄尾河。由于敌军大举压境,白色恐怖极为嚣张,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对敌斗争,储德培将队伍解散,转至家乡,隐蔽于储世军家中。
1930年8月,储德培寻找上级党组织,行至管驾渡时,被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敌人将储德培押至霍山县城后,对其进行严刑拷打,储德培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9月,英勇就义于霍山西门外,时年23岁。临刑时他一路高呼革命口号,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大义凛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崇高的革命精神。(来源:中共霍山县委党史办《霍山党史百人传》,孙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