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为方志红
走进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马河村,高标准农田平整方正,宽阔的马路笔直延伸,两旁绿树成荫,大小沟渠纵横交错,蔬菜大棚整齐连片,一幅崭新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驻村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够参与乡村建设,我感到很荣幸,亲眼看见村子的变化更多的则是开心!”时任新安镇马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方志红说道。
方志红是一名退役军人,2004年入伍,2017年转业安置在六安市裕安区行政执法局。2021年6月,方志红主动请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三年来,他始终坚持军人本色,以严格的要求和扎实的作风扎根乡村,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千方百计为村集体谋发展。在方志红及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马河村迈出了村强民富景美的崭新步伐,收获了“农村人居环境先进集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村”“第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等诸多荣誉。
以身作则 党建“活力”抓出来
作为村“第一书记”,方志红深刻认识到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是统一村“两委”班子思想、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核心关键。驻村之初,针对村党支部存在组织力、凝聚力不强的现状,方志红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党员和群众家中入户走访,收集“民意”和“心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方志红牵头建设“执行上级政策立即响应,群众诉求及时回应”为标准的马河村“双应”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工作中,方志红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
同时,方志红进一步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落实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规范,马河村彻底摆脱党建没人抓、没人懂、不会组织等问题,村党支部活力充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极大增强,基层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三年来,马河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35次,村“第一书记”讲党课11次。每一场党建活动、每一次党课报告,全村党员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领会,不断从中汲取“有为”之力。方志红赴任当年,马河村党支部被六安市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其个人被裕安区授予“优秀帮扶干部”。
以勤促变 产业“成绩”提上来
“没想到现在我也能在家门口上班了,还不耽误陪孩子。”马河村村民杨大姐开心地说。杨大姐是一位全职妈妈,一直在家照顾孩子上学,空闲时间想找个班上,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岗位。村里跟杨大姐情况类似的不在少数。三年来,随着马河村产业项目的陆续投产,吸纳了一大批像杨大姐一样的灵活就业人员,在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收入。
然而,三年前的马河村却是另一番光景。马河村是典型的农业大村,产业基础薄弱,村内几乎没有产业。方志红刚到村里的第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5.2万元,主要来源于光伏收益和房屋租赁。产业路子怎么走?集体经济咋发展?这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
“12年军旅生涯,磨砺出我不怕苦不畏难的品质。”方志红誓要为马河村蹚出一条振兴之路。他紧密团结村“两委”,与“两委”班子一起深入会商研究,找准发展路径,制定“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发展规划。一方面,他们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到其他优秀乡镇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村里大力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发展适合本土的优势产业。
通过多方协调和积极奔走,马河村成立了马河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利用发展集体经济配套资金新建一座农产品加工厂,与邻镇奶牛产业园以固定资产入股的形式签订十年合作协议,利用马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安徽“心安”农产品有限公司……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填补了马河村的产业空白,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连年跃升,截至2023年底,马河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实现了自2021年以来“三连涨”。
以民为亲 群众“口碑”立起来
驻村,驻的是身与心。到村第一天起,方志红就以马河村为家,坚持吃住在村,时刻与村“两委”干在一线,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这个85后的驻村“第一书记”也因此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方书记”。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家住吴台组的老许向方志红讲述了家里的难处。几年前,老许家中独子因车祸进行大脑开颅手术,术后无法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他只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临时居所养些鸡鸭。当时正是疫情防控期间,鸡鸭销路成了难题。方志红了解情况后,立即动员单位职工、同事和战友向老许一家伸出援手。短短几天时间内,300多只鸡鸭抢购一空,销售额近5万元。“多亏了‘小方书记’,这么快就解决了我的烦心事!”事后,老许逢人便夸。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志红通过上门走访、主持召开板凳会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对症下药”排除困难。他牵头制定23项包含农田水利、道路改善、村庄亮化、消费帮扶等方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承诺事项清单,坚持落实一件、销号一件。下大力气优化升级村基础设施,累计争取1193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生活污水治理、水利设施及道路提升改造等。此外,他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向社会公益基金组织争取圆梦助学资金约90万元,定向资助54名大学生;募集爱心资金60万元,安装480盏村庄路灯。举办广场舞竞技、“四季村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
方志红以及村“两委”的一系列便民亲民为民之举,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主动配合他们开展工作,邻里之间和睦互助,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马河村入选裕安区“民主法治示范村”。
“从军营到地方,身份变了,岗位变了,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变。既然选择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就要不遗余力为之奋斗。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当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员。”方志红语气坚定地说。(丁静娅 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