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开班
“这次培训班让我有机会从江西来到合肥,看到合肥如何走出了科创营商之道。”6月20日,听完授课老师的精彩分享后,江西省分宜县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宋聃说,从赣鄱大地来到科创之城,此行收获满满。
6月17日至21日,江西报业传媒集团首次联手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举办2024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培训班。该培训班由江南都市报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日报教育培训中心承办,来自江西省营商环境领域近50名学员齐聚合肥,深入探究这座城市的“营商之道”。
学研并重,探究合肥热度
“这次机会难得,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合肥这座城市的科创之光,感受到合肥人‘夸父逐日’般‘敢想、敢做、敢拼’精神。”6月19日,在参观科大讯飞、东超科技等企业后,来自江西省浮梁县营商办的谢青表示,通过学习参观,对于合肥为什么被网友戏称作“赌城”有了更深地了解。
专题授课现场,学员向老师提问
合肥之所以被网友称为“赌城”,背后藏着很多故事。2008年,为了让京东方项目落地,合肥承诺以财政兜底为项目筹集资金90亿元,为此甚至暂停了地铁项目;2017年,合肥把目光转向存储芯片,拿出100多亿元,和北京兆易创新成立合资公司长鑫存储……专题授课现场,中共合肥市委党校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夏明珠结合案例分享了合肥经验,让学员深切了解了合肥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系统集成、增值赋能、迭代升级,切实把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决心和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更优营商环境保障更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蔚来就是合肥“风投”的成功案例。2019年,合肥豪掷70亿元为蔚来汽车“输血”,助力企业站稳脚跟。如今它已经成为以设计制造智能电动汽车为核心,在整车制造、能源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持续创新的全球化公司。
“目前在全国建成了多少换电站?”“通过换电的方式是不是解决了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这比充电要快得多了。”在蔚来汽车工厂的NIOPower换电站,学员观摩了更为便捷的加电模式。
学员参观蔚来汽车换电站
现场演示环节,工作人员在车内选择自助操作一键换电,车辆随即自动倒车入库。随着屏幕上的倒计时开启,换电站相继启动拆卸电池、安装电池和车辆自检操作。全程自动化,耗时不到3分钟,换电即宣告完成。
在蔚来智能化生产车间及展厅,学员详细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流程、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对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布局和成就高度赞赏。
“‘我们首先要对中国制造业有信心,其次才是对蔚来汽车的认可。’蔚来工作人员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感到作为一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民族品牌就是这样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江西省瑞昌市营商办常务副主任李伯阳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值得用心付出,只要给企业创造出最好的发展环境,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中国、世界的品牌。
科技赋能,感受“皖留”力度
从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到领跑智能语音产业的“中国声谷”,再到如今蓬勃生长的科大硅谷,合肥呈现出独特的科技能级和产业视野,而这一切离不开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学员参观科大讯飞
“参观科大硅谷,让我感受到营造创新环境就像培土育苗,要给它政策、资金、人才,包括场景支撑,促进创新链到产业链到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小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江西省芦溪县营商办周怡涵了解科大硅谷的模式后,深切感受到合肥对于人才“皖留”的力度。
2022年,合肥在市内重点地段建设科创高地——科大硅谷,明确以中科大为纽带,汇聚创新力量,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将科大硅谷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安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科大硅谷把人才“第一资源”作为杠杆支点,以中科大全球校友、高端人才链为纽带,释放“虹吸效应”,吸引人才集聚,让更多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更多企业从“应招而来”到“慕名而来”。
学员参观东超科技
两年时间,科大硅谷成长势如破竹,从科技成果转化到人才服务,再到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科大硅谷三“箭”齐发。如今,科大硅谷片区已落地创新型企业超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通过实地参观,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江西省弋阳县营商办程慧表示,作为营商专干,她回去后将更加致力于为企业打造安心、爽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创新包容,展现服务温度
“科学岛、科大讯飞等教学点都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科里科气’这个词也符合合肥特质。”江西省横峰县发改委副主任黄国旺表示,这次培训班不仅圆了他一个梦,还让他学到了一个新词。
事实上,合肥不仅仅“科里科气”,还兼具“文里文气”。
学员在科学岛合影
位于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刚刚公布的淮南市武王墩墓是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牌坊是徽州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居民、祠堂并列为徽州古建三绝……6月20日上午,在安徽省博物院,参加培训的学员被安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深深吸引。
千年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根基,让合肥兼具创新包容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为了让参训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江南都市报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日报教育培训中心精心设置《2024年城市营商评价动向和水平提升建议》《科创合肥的营商之道》《营商环境舆情分析及处置建议》等精品课程,用心安排6场现场教学。
学员用手机拍摄的合肥夜景
“这次培训理论性透、指导性强,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江西日报、安徽日报举办的培训班,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行程安排、服务保障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课程设置科学、服务保障周到,赢得学员频频点赞。
“回去之后,我将把这次培训班里学到的、看到的和思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宋聃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下次我还要再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纵强 卓文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