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人大代表王士专:为枞阳白茶发展做贡献
来源: 王章志 2024-06-27 11:47:08 责编: 余红霞

从打工者到致富带头人再到市人大代表,一路走来,安徽官山生态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王士专始终心系家乡、不忘乡邻,积极带领村民扎根土地,把荒山变成茶山,让茶叶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共富的致富“黄金叶”。

早些年,王士专和他的几位合伙人一直在浙江跑运输,对浙江的“安吉白茶”非常了解。在积攒了一些资本后,他们决定回家乡枞阳投资建设生态茶园。经过几个月的实地考察,王士专最终在官山村流转了3000亩荒山,投资建设茶园。好茶源自好茶园,茶叶质量从源头管起。一直以来,王士专把茶园管理作为提升茶叶品质的重要抓手,严格制定茶园管理制度,坚持“原生态种茶、标准化管理”理念,从种植、管理、采摘等方面精细化把控,努力做到好茶园长出优质茶叶。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有机茶认证,按照有机茶生产的规程操作,茶园施肥都是用的农家肥、有机肥,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安全。”王士专介绍。企业生产的“仙羽舌”白茶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全县首家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茶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公司每年通过临时用工、固定稳岗就业等方式,给周边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随着公司的发展,近年来,公司在茶叶采摘、施肥、茶叶加工、包装等方面,常年用工120余人,季节性用工1000余人。”王士专说。在公司茶叶产业强有力的带动下,官山村茶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当选铜陵人大代表后,王士专更加关注茶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在深入调研后,王士专发现,枞阳白茶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名片,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白茶市场,白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枞阳白茶产业“规模大而不强、发展快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等瓶颈亟待突破。他立足实际撰写提交了《关于实施枞阳白茶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从成立全产业链发展工作专班、建设枞阳茶叶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得到了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办理。

身为人大代表,王士专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之余,他经常走村串户,认真了解村民的发展意愿和所需所求,为村民排忧解难。每逢节假日都会向敬老院及周边的“五保户”捐资捐物,还捐资助学困难家庭学子。防疫和抗洪期间,他主动联系枞阳县红十字会,向一线捐赠物资数万元。

作为人大代表王士专始终不忘发挥代表作用,做群众的引领者,乡村振兴的示范者。

为让群众有长期稳定收入来源,王士专引导其开展家庭式、小规模、标准化茶园建设,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实施“订单农业”,以高于市场价回收产品,帮助农户增加收入。把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庄稼汉”培养成白茶种植的“新农人”,致力于荒山荒坡长出致富的“金叶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截至目前,共新培植白茶种植大户4人,3个行政村开始规模化种植白茶,新增种植面积1500余亩。

“人大代表这个职务,代表了家乡群众对我的信任厚望。我将立足白茶这一本地特色资源,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带头示范作用,架起与群众间的‘连心桥’,带领大家走好致富路,让茶叶产业真正富裕一方百姓。”王士专说道。(王章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