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霍山县
霍山县革命烈士卢宜炯: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
来源:孙仲 2024-07-01 14:48:54 责编:方欢 许梦源 王逸群

卢宜炯(1903-1930),字鉴卿,化名魏磊,出生于霍山东北乡大河厂卢家湾的一个贫穷的塾师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对当时贫富悬殊,为富不仁以及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深感不满,时常流露于言谈之间。在城内第一高等小学读书时,他与舒传贤(早期共产党人)是同学,两人相处很好,结下深厚友谊。1921年,卢宜炯继承父业,以教私塾为生。

1927年,革命先驱舒传贤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在舒传贤的启发教导下,阶级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以塾师身份为掩护,协助舒传贤创办“学术研究会”和“农民夜校”,并由舒传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和翁子扬、陈光烈、汪正发等仁人志士在盛家冲老虎洞一带从事党的活动。1928年,卢宜炯参加了舒传贤领导的抗租、抗伕、抗捐、扒粮等各种斗争,并扩大农协组织,建立了赤卫队。6月,农民协会发动和组织舒家庙、团墩、水口寺、大河厂等四个保的农民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游行示威。1929年卢宜炯任中共霍山东北区委员,协助舒传贤等组织武装暴动。

1930年4月,红军攻克霍山县城,全县赤化。卢宜炯遵照党的决定,留在东北乡组织和领导赤卫队,防止毗连东北乡的六安山王河的反动武装侵袭。同年5月,国民党反动部队潘旅侵入霍山,卢宜炯率领部分赤卫队和群众转移到西南山区。8月底,卢宜炯在闻家店受六安中心县委的派遣,携带组织上的文件、书刊和活动经费,赴霍、六、舒交界地区进行地下活动。一天,他路经小七贩时被当地“铲共队”发现,“铲共队”头子张北平、宋道中随即率队进行围捕。宜炯眼看逃脱不掉,遂将文件吞入腹内,书刊和经费来不及掩藏就不幸被捕,被押送到霍山城内反共总指挥部—一军民稽查处。在敌人面前,卢宜炯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反共头子肖子瑜嚣张地说:“不杀卢宜炯,东北乡又要闹红半个天。”卢宜炯横眉怒斥肖子瑜:“你们这批反动家伙,末日即将来临。我死了,自有同志们替我报仇!”他在狱中写遗书给其妻说:“我为革命而死,死无遗憾,望你不要悲伤,善抚遗孤,光明不久就会到来。”9月21日,卢宜炯在霍山西门外英勇就义,时年28岁。就义时,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来源:中共霍山县委党史办《霍山党史百人传》,孙仲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