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乡村振兴
肥东:新“膜”法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李小刚 2024-07-04 18:46:22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谷京荣

机插秧覆膜

近年来,肥东县不断推广新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今年,该县科学使用地膜试点项目主推的加厚膜和生物降解膜技术,成为众多技术中的亮点。

推广应用加厚地膜,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覆膜厚度在0.015毫米以上的地膜。肥东县制定科学使用地膜回收试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农户在生产中使用加厚地膜,覆盖农作物保墒除草。县级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县域相关生产主体开展技术指导,对于符合要求的农户给予每亩30元的资金补贴,拟在全县推广3万亩地膜覆膜面积,预计3年时间逐步建立科学地膜使用体系,全面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健康。

“0.015毫米厚度的地膜相比传统的0.01毫米地膜,在耐用性上有了大幅增强,能有效延长地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因频繁更换地膜带来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肥东县农技服务中心主任王德兵介绍,加厚地膜的推广使用,不仅增强了地膜的保温保湿性能,有助于土壤肥力提高、促进农作物生长,而且显著降低了因地膜破损和老化造成的土壤白色污染。

此次科学使用地膜回收试点项目要求对地膜进行100%有偿回收,县供销部门统筹推进指导。这一循环利用措施不仅有力减少塑化污染的产生,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df520bd72a0b426498ed1ed350b4758

肥东县还在水稻种植中积极推广运用生物降解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今年在石塘镇精耕细作点,率先开展近100亩水稻全生物降解膜覆膜试验示范,为水稻产业绿色发展探索新“膜”法。

据了解,在水稻种植中,覆膜有三大好处:一是提高土壤温度。应用覆膜栽培水稻,可以显著提高地温。根据研究,覆膜后的水稻在生育期内,可有效提高土壤耕作层地温,这有助于促进水稻早发快长,奠定高产基础。二是减轻病虫草害发生。覆膜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还能抑制虫卵繁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药剂的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节本增效。在水稻栽培中覆盖生物降解地膜,可节约除草、防治病虫所需要的人工与药剂成本,而水稻品质提升又会带来“优价”。

此外,生物降解地膜一段时间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自动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腐殖质等无害物质,无需人工清理残膜。

“按照目前全生物降解膜的市场价格测算,亩均费用在190元左右。水稻覆膜,亩均节约病虫草害防除成本在170元左右,加上补贴政策和水稻提质增产效益,总的算下来,该项技术能给农户带来较好的收益,并且水稻全生育期省事省心。王德兵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