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联镇玉楼村监测户家的庭院里,放眼望去,一片翠绿,成片的藤叶爬在木架上,纵横交错,随风摇曳,村民查某某此时正在为树苗浇水。自从发展庭院经济种植了猕猴桃,查某某的脸上也从以往的愁容满面换成如今的笑意盈盈,整个人也愈发有精神活力。他精心地照顾着的房前这一片绿油油的猕猴桃林,不仅增添了环境美,更是升起了勃勃生机,让他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方庭院,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是家庭经济的“小算盘”,也是东联镇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中的“大事业”。近年来,东联镇一直积极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玉楼村查某某户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便是最好印证。
当2022年查某某纳入东联镇防返贫动态监测户后,镇党委政府一直精心落实帮扶工作,首先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以及跑办代访事项将该户原有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进行了拆除重建。再考虑到他上有九十多岁父母、下有务工不稳定的儿子,自身又有智力残疾,全家日常生活只能依靠低保金、公益性岗位来维持生活,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镇党委研定为其开发庭院经济实施猕猴桃种植项目,并在前期帮助平整土地和栽种果蔬,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种植养护技术,手把手地牵着他走上振兴的道路。自此,查某某看到了生机和希望,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也有机会有能力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品质。随着猕猴桃林的长势渐旺,查某某的笑脸也更多了。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乡村振兴,农民起主体作用,是主要实践者和主要受益者。推动乡村振兴,首先和关键是把农民的“内驱力”激发出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变“要我振兴”为“我要振兴”。下一步,东联镇将继续深化困难群众庭院经济的发展,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探索发展多种模式的庭院经济。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群众实现创收增收的突破口,盘活闲置资源,激发自身“造血”功能,把农家“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以庭院经济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描绘出“绿了庭院、美了村庄、活了资源、富了口袋、靓了生活”的东联镇发展新画卷。( 胡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