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综合治理
绩溪县板桥头乡庙山村:数字引领 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庙宣 2024-07-15 15:26:56 责编:方欢 胡明兵 喻寒松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绩溪县板桥头乡庙山村的“数字庙山”项目,成为这一变革的生动缩影。

数字+庙山振兴,构建乡村新格局

点开“数字庙山”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张3D地图,高耸的山峰挺拔立体、清澈的小溪奔流而下、新式的民居错落有致,乡村的数字化图景徐徐展开。

/Users/yangju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40715104417/output_1.pngoutput_1

“数字庙山”平台的3D地图

庙山村以3D地图为基本底座,围绕“乡村智治新模式”的“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目标,确定了“1+4+N”为整体框架的数字乡村格局,即一张图全面感知,四大应用模块全面延伸,N个应用场景全面覆盖。

“数字庙山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20字方针,开发了基层治理、乡村服务、乡村产业、平安乡村四大功能模块,并将其应用到N个场景中来开启乡村智治新模式。”庙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正介绍道。目前,“数字庙山”已经在“惠民生、惠治理、惠产业”的理念支撑下实现了多领域智慧场景全面覆盖。

数字+基层治理,激发试点新活力

在这N个场景中,网格化管理结合其他智能场景为乡村治理、百姓生活提供新便利,迸发新活力。在宣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宣城市首个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的庙山村,借助智能化设备与数字化手段,以农村网格为区域范围,以房屋、设备、人员为基础信息,实现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

“我们将全村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分到有40到50户,村民们通过‘随手拍’将遇到的问题上传到数字庙山平台,像路灯不亮、自来水管爆裂等情况,我们会有对应的网格员来解决。”黄正表示。

c0a9832f155a9f72ff2a0c2939b062a2

黄正介绍数字基层治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同时被应用到“独居老人关怀”的场景中,该场景利用智能化设备守护独居老人,在独居老人的家中安装一键报警及红外感应设备,并在门口安装视频监控。一旦接收到报警或发现老人12小时内没有运动轨迹,就会立刻通知家属和对应的网格员。庙山村借助“数字庙山”平台真正做好对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对村民“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数字+田园经济,绽放发展新机遇

“数字庙山”激发了庙山村乡村治理的新活力,也为庙山村田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庙山村借助“数字庙山”平台,开发了数字田园与数字鱼塘等应用场景,其在土壤、鱼塘中安装传感设备,通过物联网体系实时检测土壤、水等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在线管理和控制。

在田园经济的蓬勃发展中,“数字庙山”项目的智能化设备与高效管控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庙山村共建设有三个花卉基地:天鹅绒紫薇花基地、绣球花基地、兰花基地。以绣球花基地为例,50亩地的绣球花只需要一位管理人员来进行平日里的经营。“平常我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控制设备的喷水灌溉和大棚的遮阳采光,也会雇佣村民们帮忙修剪花枝来增加村民务工收入。”绣球花基地的黄主管一边介绍,一边通过手机操展示智能设备的功能。

IMG_8547

基地主管展示智能设备功能

庙山村依托花卉基地的建设,借助“数字庙山”的发展,打造了花卉二期徒步计划。庙山村围绕“宜居、宜游、宜业”乡村振兴整体发展思路,计划将绣球花基地与紫薇花基地联系起来,打造徒步路线,并上传至“数字庙山”小程序的文旅页面,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打卡”,扩大庙山村的影响力。“我们有些花卉基地建在原来的闲置土地上,通过借助‘数字庙山’平台的智能化管控,我们既能解决土地限制问题,又能通过发展旅游经济给村民们增加收入。”黄正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图景充满信心。

庙山村通过打造“数字庙山”平台,于2023年11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数字庙山”平台自2023年4月运行以来,已处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80余件,其运营的花卉基地已为村民增收30万元。

未来,庙山村规划借助“数字庙山”平台,为完善村卫生室提供支持,为县医院对接远程诊疗构建桥梁,为全市推广数字乡村奠定基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