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长丰县
老兵“回家” | 军嫂陈家玲:喜上加喜,幸福日子长长久久
来源: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李晓磊 顾亦飞 2024-07-21 06:39:48 责编:顾亦飞 胡明兵 王逸群

 

今年4月23日,在2024年第一季度“安徽好人”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会上,长丰县水湖镇李集社区居民陈家玲荣获“安徽好人”荣誉称号。

去年5月,安徽党媒云老兵融推出《城市姑娘远嫁农村伤残军人,悉心照料40年—— “成为军人的妻子,我骄傲”》的报道,讲述了陈家玲远嫁农村伤残军人、40载如一日用爱守护瘫痪丈夫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年过去了,李孔辉、陈家玲生活得怎样?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老兵融记者再次来到长丰县水湖镇,倾听他们的新变化。

“成为‘安徽好人’,认识我的人更多了!”

如今,在长丰县水湖镇李集社区,清晨或傍晚,人们依然时常可以看到陈家玲推着李孔辉,或在公园里,或在菜场里,或在护城河的林荫小道上,边散步边开心地说笑着。

40多年来,陈家玲以博大胸怀和坚韧不屈的品格,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人,用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这份“真谛”不仅感动了众多网友,还为她捧得了合肥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长丰好人”等荣誉。

今年,陈家玲再次入选2024年第一季度“安徽好人”名单。“成为‘安徽好人’后,认识我的人更多了!”谈起获奖感受,陈家玲坦言,她感到很幸福,也希望这种大爱的精神能够延续下去,让家庭、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妻子又获殊荣,李孔辉还为其作了一首名叫《无价之玉》的小诗:“四十三载如一日,青春逝去不复归,受苦受累受穷罪,修心修德修口碑,付出真爱无怨悔,捧来安徽好人杯,美玉品德传后代,夕阳似火更增辉。”

“房子焕然一新,做饭心情都好了!”

李孔辉、陈家玲家斑驳、破旧的墙壁如今已粉饰一新。“今年4月份,孩子们拿出工资把房子翻修了下,你看墙补了、棚子搭了,连厨房都是新的,做饭心情都好了!”陈家玲向记者一一介绍家里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陈家玲感慨地说,2003年在当地政府、战友邻居的捐款、帮衬下,一家几口搬出租住的房子,盖起了三层楼的新房。多年来,为了给丈夫李孔辉看病、养身,她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也不敢整修日益老旧的房屋。

今年,陈家玲的孩子们主动提出要把老房翻新,帮老两口改善下居住环境。“还换了新的防盗窗,楼顶之前漏水又重新加固了一下。”陈家玲说,老屋换新颜的第二天,她亲自下厨炒了一桌子菜,一大家人高高兴兴地庆祝了一番。

“丈夫气色更好,又要添孙子了!”   

“胖了,气色更好了!”看到李孔辉这一年的变化,长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郑海龙很欣慰。这两年李孔辉在陈家玲悉心照料下,身体硬朗多了,精神面貌也比往年大有起色。

因高位截瘫,李孔辉常年坐在轮椅上。“以前推着老式的机械轮椅去公园散步,一遇上坡推起来太费劲。现在我年龄也大了,好在有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捐助,去年买了这台电动轮椅来帮忙,方便多了!”说着,陈家玲还向老兵融记者展示起了这台轮椅的功能。

“这些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退役军人的关心和帮扶!”坐在一旁的李孔辉嘴角挂着微笑,“生活有了希望,人也就有了力量!”

 “还有个‘喜上加喜’的好消息,我的小儿媳怀孕了,又要抱孙子了!”陈家玲开心地说,如今的生活正如她期盼的那样日益见好:丈夫的伤残津贴逐年增加,已至13000多元;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幸福的日子还长着呢!” (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李晓磊 顾亦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