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枞阳镇:人大代表助推民生实事落地生效
来源: 方新 2024-07-22 09:56:01 责编: 余红霞

走在枞阳县枞阳镇前不久竣工的银塘东路便民停车场上,代表们赞不绝口,夸赞该便民停车场工程不仅能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还能美化枞阳县枞阳镇环境。年初的镇人代会上,便民停车场项目作为代表们所提建议被采纳。目前,该建议成功办结,成为枞阳县枞阳镇人大积极作为推进民生实事的缩影。

一直以来,枞阳县枞阳镇人大将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倾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枞阳县枞阳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推进民生实事落地生效,为加强民生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生实事项目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对全镇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以前的古塘村农贸菜市场存在基础设施老旧、经营区块使用不合理、市场内环境卫生存在“臭烘烘、黑乎乎、乱糟糟”等突出问题,进出该农贸菜市场的群众呼声很高。被列为人大建议后,该镇人大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运用集中监督、实地调研等形式,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确保该民生实事工程扎实、高效推进。

“以前在水产区卖鱼,到处湿漉漉的,都没处下脚,环境‘脏乱差’,现在菜市改造升级、实行整体搬迁后,有专人管理,干湿分离、雨污分离,买鱼又方便又干净……”谈起菜市场的提升改造,水产经营户王老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环境改善了,配套设施齐全,生意好了心情更好了……”随着建议的办结,“民生项目”改造到村民心坎里。

类似这样的建议议案,在今年的镇人代会上,各位人大代表还提了好几条,件件都得到了答复落实。长期以来,枞阳县枞阳镇新华社区凤凰山路16号巷、20号巷中有两段总长1000多米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坑洼不平,尤其在晚上存在视线不佳的情况,行人极易绊倒,给生活带来不便,附近的居民不满情绪溢于言表,反响很大。“居民的呼声就是最真实的需求,必须马上解决。”枞阳县枞阳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作用,立即联合包保单位修整、硬化破损路面,并多次上门联系房主,拆除了道路两边的危房,消除了安全隐患。

镇人大代表向本选区的选民做述职报告时,片区老党员何宗跃、宗斌等人向枞阳县枞阳镇新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新华社区辖区住户有近2000户逾60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34.2%。由于子女常年务工在外,这些老人大多“独居”在家,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内心孤独寂寞。希望能建立一个让老人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枞阳县枞阳镇人大组织部分代表开展走访,了解辖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生活需求、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等进行调查登记,并建立了专属信息档案。根据大多数老年人的建议,开办了一所老年学校,设立了绘画、声乐、舞蹈、黄梅戏、电脑、摄影等10个多功能室,定期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举办讲座、授课。“有了这些平台,我们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何宗跃说。

“枞阳县枞阳镇2024年度有12个民生实事项目,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调研,主动参与,全程监督,助推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枞阳县枞阳镇人大主席疏光辉说。(方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