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包河区
服务老兵零距离 | 胡雁:“亲上加亲” 用心温暖退役军人
来源: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许梦源 实习记者 刘至一 通讯员 杨俊 2024-07-30 10:32:11 责编:刘至一 许梦源 王逸群

编者按:

做好退役军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三化”建设,服务好退役军人的各项需求,关键在于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即日起,老兵融联合包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服务老兵零距离”策划报道,聚焦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倾听他们的故事。


五年时间里,她“从无到有”搭建起退役军人共同的“家”,从“军嫂”变成“家人”。这期间,她有笑有泪,在真心服务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她叫胡雁,是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也是服务保障老兵“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

/private/var/folders/pj/03pmlrms2lv_3zhtzhmxxjfh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40712233108/output_1.jpgoutput_1

“从零开始”的压力

胡雁的爱人徐飞是安徽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上校军官。2018年,她从肥西县教育局随调至芜湖路街道办事处。考虑到其军嫂身份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2019年街道在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时,便安排她负责相关工作。

“我们是合肥较早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街道之一,建设过程中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借鉴的‘样本’,压力非常大。”胡雁回忆说,那会不管去哪,她的包里都随身装着建设方案和相关政策书籍,方便随时拿出来研究,甚至晚上孩子写完作业休息后,她还会“接管”书桌挑灯夜战。

很快,这名80后军嫂就逐渐精通退役军人工作。不仅如此,她还注重利用街道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时机,积极与退役军人群体沟通交流,收集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将其融入站点建设当中。

在胡雁的努力下,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于建立次年就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2022又成功创建全省百家红色服务站,2023年被评为合肥市星级服务站。

此外,胡雁还积极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街道下辖10个社区同步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协调升级改造相关设施,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最终带领街道及所属全部社区共同高分通过省市达标考核验收。

2022年,胡雁被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3月,胡雁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任用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并担任街道机关第四党支部书记。

“1:5000”的忙碌

芜湖路街道有退役军人5000余人,建设之初,服务站仅有胡雁一人负责业务办理。面对1:5000的服务压力,每到退役军人返乡高峰和相关业务集中开展的时期,胡雁的电话和信息提示就会响个不停。

服务站5

服务人数多,并不影响胡雁尽心尽责对待每一名老兵。2022年,该街道集中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时,曾有一位70岁高龄的病故军人遗属,出于对流程的误解,认为街道在办理上存在“故意刁难”的情况,还在胡雁的办公室吵闹打砸,甚至想要动手伤人。

面对老人的不理解和不理智,胡雁耐心劝解,仔细为老人梳理流程,并积极协调向相关单位开办证明、跑腿取送文件。最终,老人的优待证顺利办了下来,在送证上门时,胡雁也终于获得了对方认可。

在胡雁的努力下,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各项业务办理水平得到了辖内退役军人群体的一致认可,优待证办理速度和质量均位居全区前列。

/private/var/folders/pj/03pmlrms2lv_3zhtzhmxxjfh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40712235707/output_1.jpgoutput_1

“用心用情”地付出

回望过去的五年,胡雁感慨颇多。“前两天,新入职的同事和我谈心时压力太大哭了,让我想起刚接手工作时,我也向前辈吐过苦水,只是如今,我成了宽慰和引导别人的那一方。”她笑着说。

这样的“角色转换”,得益于胡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成长,打磨出了优秀的业务能力和沉稳的工作心态。总结五年来的工作经验,胡雁认为,最重要的是对退役军人群体真正做到“用心用情”。

锦旗

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马小文,多年前在部队期间因公受伤,但当时没有及时办理评残手续。回到地方后,他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找到胡雁,希望街道可以帮忙办理相关鉴定。在初核其情况符合政策规定之后,胡雁热心地帮助他完善申报材料、并全程陪同前往定点医院进行伤残鉴定。最终,马小文被评定为伤残十级,也顺利申领了伤残补贴。事后,马小文专门前往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送上锦旗,表达对胡雁的感谢。

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的例子还有很多。2023年底,辖区退役军人钱龙在北京出差期间突发脑干贯穿性出血,其家属无工作且身体不好,女儿正在上小学,家庭非常困难,难以承担高额的救治费用。得知这一情况后,胡雁主动电话联系钱龙家属,并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在政策范围内帮助其申请困难救助6500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平时雁姐自掏腰包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家属是常有的事,街道困难退役军人的家庭状况她都了如指掌。”2022年加入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的梁振毅,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两年来的工作相处,让他对胡雁的付出体会感触颇深:“业务办理高峰期,雁姐总是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有时候还带着孩子到办公室加班到深夜,这种付出精神也在影响着包括我在内的更多人。”

“在‘军嫂’这个身份之外,我更是退役军人的‘家人’,比起让他们认可我的工作,我更希望家人们能够在我们这找到‘归属感’。”胡雁说,随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社保接续、优待证办理等工作的陆续开展,她也亲眼见证着社会尊崇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我更有信心把服务退役军人的事干下去!”(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许梦源 实习记者 刘至一 通讯员 杨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