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注重培树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激发退役军人红色潜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并广泛宣传带效应,辐射带动更多退役军人凝聚起爱党报国、奉献社会的正能量,为砀山县高质量发展事业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砀山县葛集镇李安村退役军人、村支书张爱会便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自2014起,他积极投身基层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应急救援、创文创卫、值班值守、文明宣传、爱国拥军等工作。他紧扣“文明+振兴”的主题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做好身边事,服务周边人,答好便民文章;他亲自率领村党员、青年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深入群众家中,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用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
张爱会充分发挥自身“兵支书”红色效应,运用“主题党日”“退役军人之家”等活动平台,带头为全体退役军人党员讲述“革命教育”党课,激发退役军人“潜能”,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勇挑重担,传承军人本色。抓班子,带队伍,提升服务效能。他注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年轻党员、退役军人中选拔素质高、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群众充实到志愿者服务队,进一步提高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年7月,砀山县局部地区大水泛滥,作为灾中之重的李庵村就在其中。由于路面地势较洼,积水较多,严重影响出行,地里面的庄稼遭波及,农民种进地里不久的桃树苗更是令他的心弦紧绷。他迅速行动,带领村两委班子清沟沥水,疏通管道,不停地抽水排水,看着桃树苗根部慢慢露出,他的心才稍微放松一点。那段时间,张爱会主动带头前往果林一线展开排涝清污工作,频频穿梭在水深重灾区。村民劝他休息会,张爱会却说再等等,村民的财产重要,不能耽误。
他把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促进本地经济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他积极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提供科技服务和支持,拓宽服务范围,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创新优势,引进新技术,增加农民收益,随时随地帮农户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为提升农村“三变”改革成效,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举措落到实处,大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作为李安村的书记,他先行一步,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让全体村干部和群众都认识到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性,推动土地流转。
为将“资源变资产”,他组织村里召开广播会、党员议事会、社员代表会,将本村闲置土地150亩入股到经营主体,通过入股合作社等方式盘活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要素,让过去的“死”资源变成“活”资产。科技赋能,引进车厘子大棚技术,油桃设施栽培,助推产业升级。
作为一名“兵支书”党员,他不忘党的培养,敢于担当,他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三属”有一股天然的亲近感,他拥军不辍,用一颗滚烫的心表达了浓浓的拥军情。他定期为困难退役军人送去日常必需品,改善其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现实困难,真正把党的温暖传递到优抚对象的心坎上。该村退役军人张效言家属身患脑血栓,不能行走,他率领村干部连续五年进行帮扶慰问,送去关心关爱,让其一家人备受温暖。
“我是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党支部书记,我要为党旗增辉,再累再忙,无怨无悔!”语言质朴却有力量,张爱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退役军人“为民服务、为国奉献;努力不息、奋斗不止”的铮铮誓言。(王孟琦 张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