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份,李防震拿出100万元设立‘砀山县退役军人暖心关爱资金’,为困难老兵解难纾困;2023年9月,李防震向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捐赠价值11万元的“智能无人律所”,为全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随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24年7月,李防震再次捐资5万元,购买‘老兵,您好’语音播报系统,服务全国退役军人……”日前,说起当地退役军人典型李防震,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东强如数家珍。
现年50岁的李防震,1994年12月份退役,现任砀山县砀城镇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三年军旅梦,一世军人情。2011年初,李防震创办安徽伟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为10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工作岗位,8名退役军人已成长为伟能公司的业务负责人。李防震出资20万元,为所在社区立功受奖的军人在政府奖励金的基础上再分别一次性给予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额外奖励。每年的“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他都会前往驻砀部队、光荣院进行慰问。常年对参战老兵、困难军人家庭、“三属”、抗疫防灾一线人员、敬老院、困难儿童和学生开展资助。多年来,李防震用于慰问的资金达200余万元。依靠在部队锻造的顽强的精神和韧性,他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不停地书写着铁血荣光。
关爱因病因残的人,他时刻在路上
“老战友,连续几年你都来看望我,我成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不能挣钱孝顺老人,真的愧为人子,要不是老战友年年给我鼓励和动力,我估计早就撑不下去了。”今年八一建军节,宿州市砀山县西南门退役军人杜桂海紧紧握住来看望他的“兵支书”李防震的手,激动得泪水涟涟。
杜桂海,1994年退役后一直在家务农和打零工,2009年一场意外车祸让他瘫痪在床15年,从一名身体健康的老兵变成一级伤残,身心遭受巨大打击,家境也由此变得贫穷。
“这是李防震第三个年头来看望我,连续几年给了我8000多元,让我和家人感动不已。他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我,让我有困难及时联系他。从内心来说,对他的感恩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庆幸生命中有了从军历史。不论岁月更替,世事变幻,这份纯真的战友情都将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杜桂海逢人就念叨退役军人李防震对自己的好。
帮扶架起“连心桥”,干群关系“零距离”。在朝阳社区,居民孙小平的女儿孙熙就读于砀山五中,因近两年患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情愈发严重,不得不休学治疗。虽经多方医治,病情有所改善,但家庭负债累累,生活艰难。李防震了解情况后,多次登门看望并送去帮扶资金,给这个困难家庭送去关怀和温暖。今年“七一”,孙小平紧紧拉着李防震的手感激地说:“孩子在您的帮助下,顺利康复,准备过了这个暑假就去上学。”
帮扶鳏寡孤独的人,他始终冲在前
李防震还帮扶着一对孤儿。辖区退役军人朱磊与妻子相继去世,李防震对他们撇下的一对儿女视如己出,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并承诺将他们培养到大学毕业。几年的相处,他早已成为朱家姐弟的精神支柱,成为他们的“老兵爸爸”。现在姐姐已经顺利考上大学,弟弟也在六年级就读。李防震时刻给予孩子物质和精神鼓励:“有我在,你们就不会失学,我要把你们都培养成大学生。”
服务公益事业的事,他永远不缺位
为贯彻落实“八一”前实现刷卡乘车和语音播报功能全覆盖会议精神,李防震积极捐资5万元,购买语音播报系统捐赠给砀山县公共交通服务有限公司。
在他的助力下,当退役军人乘坐公交并刷退役军人优待证时,系统会自动播报:“老兵,您好,欢迎乘车。”这一幕温馨场景将覆盖全县70余辆公交车,让砀山县成为宿州市首家启动语音播报的县区,这样的播报也让老兵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心中涌起的是一份深深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他积极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定期排查辖区窨井盖有无松动、错位、破损现象,及时调整、加固、更换,消除出行隐患。三年来,他个人出资共更换窨井盖100多个,保证人车出行安全。
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他也不遗余力。他积极向县妇联、县总工会捐款捐物,携手发起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积极参与县共青团“青春守护”计划等公益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受益儿童达100多名。今年六一儿童节,他再次为砀山县开发区小学的学生们送上文具礼包和慰问品,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他还是排头兵
“当个好人。”这句话是李防震的多年准则,他常年热心公益事业,甘做无名无利的志愿者。
2022年6月一天早上,暴雨如注,车主小张驾车不慎滑入2米多的水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李防震打去求助电话,李防震赶到后把小张从车内架出,用钢索连接好受困车辆进行牵引,最终将车拖出。还没来得及休息,再次接到求助电话,李防震随即带人赶往下个地点,经过5个小时的救援,先后救助了7台受困车辆。这一事件后,李防震决定成立自己的救援队。2022年8月,在李防震倡议推动下,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砀山县退役军人“红耀江淮”防灾减灾救援志愿服务队,他出资60余万元为志愿服务队购置了越野车、冲锋舟、无人机等救援装备,其中两艘冲锋舟分别命名为“爱党号”和“伟能号”。目前志愿服务队有26人,在救援方面的事例屡屡温暖感动着被帮助的人。
2023年8月1日,北京、河北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李防震主动请求前往灾区救援,得到批准后立即带领“红耀江淮”8名队员于8月2日傍晚驾车挂载2艘冲锋舟出发,次日凌晨4时抵达任务区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随即将人员分成两组配合当地救援队展开救援,经过艰苦努力,傍晚时分顺利完成了指派任务。8月3日晚上,李防震接到上级指令,随即带领队员向河北涿州刁窝镇刁窝村转移,努力克服高温水深等苦难,救援队先后纾救受困群众200多人,抢运救灾物资500余件,为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4年2月份,皖北普降大雪,形成冰冻灾害,道路交通十分危险。李防震组织队员冒着大雪,分三路在高架桥、陇海铁路地下道等高危路段,连续多日开展撒盐铲冰除雪行动,确保了过路车辆人员的安全。每年的中高考,志愿服务队都参与爱心助考,免费接送学生。在李防震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出动车辆350台,1000余人次,开展志愿活动服务时长10000余小时,累计投入志愿活动各类费用达100余万元。
当征兵宣传形象大使助力国防、走访慰问为党分忧、志愿服务谱写大爱、心系国防深入学校、机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事迹多多,荣誉多多,均化作璀璨的点点星光照亮未来。李防震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永葆军人本色,永当时代先锋,始终践行着入党初心和退役军人的铮铮誓言。(张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