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府城镇齐涧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村“两委”干部、在村党员下沉至群众生产生活一线,通过“派单上门”“板凳议事”“书记项目”着力解决邻里小事,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难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派单上门”解决邻里小矛盾。“村民的小矛盾内容杂、发生快,如果不及时介入就容易导致邻里关系不和睦或是矛盾扩大,反之,村干部和有名望的老人早介入、讲道理,许多的事都能就地化解。”齐涧村老村干盛长银表示。
为了确保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早消除,凤阳县齐涧村建立“接单+派单+回访”矛盾排查处理机制,以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在村党员及志愿者为核心的工作队,通过日常入户走访、群众反映等方式,针对家庭、邻里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开展全面摸排,及时了解情况、稳定群众情绪。在村老党员、老干部、乡贤发挥人熟、事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配合村“两委”及时上门协调解决矛盾。齐涧村还建立了矛盾排查清单,对解决的矛盾进行适时回访,防止矛盾死灰复燃。今年以来,共排查解决家庭邻里之间矛盾31个,调解成功率100%。
“板凳议事”搭建服务“微窗口”。“我家里老公和孩子都在外面打工,我在家里还要干家务事,小孙子上学接送有些困难,村里能不能帮我想办法解决一下”,村民乔某向走访中的村“两委”干部反映道。在接到群众诉求后,村“两委”干部当场开会,通过核实情况、对照政策,推荐乔某申报并享受民政部门的家庭服务,顺利解决了村民乔某因家务事导致难以接送孩子的困难。
齐涧村结合群众走访和日常巡逻,收集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小事、烦心事,通过“板凳议事”的方式,现场核实情况,当场商议对策、解答政策,将群众的“微需求”快速办、现场办,今年以来已解决群众“微需求”47件,推动39名村民享受就业、助学、社工等政策服务。不仅如此,“板凳议事”还成为了村“两委”干部集民智、讲理论的微平台。在群众家门口、田间地头,村“两委”干部和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讲政策、讲理论、提建议,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书记项目”解决群众揪心事。今年7月份,持续的降雨给齐涧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雨水倒灌、路面积水等问题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为消除雨季积水安全隐患,齐涧村党总支迅速召开会议,对全村9处道路积水和雨水倒灌问题进行统计和初步分析,将该问题列入“书记项目”,明确了目标分工、完成时间等,同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到现场查看并制定具体排水计划。经过两天的工作,专业维修人员对主干道雨水管道进行了更换,将里面淤积的污垢全部清理干净。经过更换,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保障了汛期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前几天,我们才向村里反映下雨道路积水问题,没想到这么快村里面就出面解决了。”村民冯长远感叹道。
府城镇齐涧村党总支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动员在村党员、网格员深入群众,收集罗列群众在农业生产、交通出行、社会治安等方面难以解决的诉求,由村党总支书记亲自谋划、立项,制定推进举措,全程跟踪督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以来,齐涧村已落实“书记项目”9个,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14件,大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齐增玲 张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