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眼下,邱村镇祥凌村再生稻(籼稻)头茬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稻田里一片火热的丰收景象。
走进祥凌村再生稻(籼稻)试验田里,11个品种的水稻长势喜人,农机手正熟练地驾驶着2台大型收割机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随着隆隆声响起,颗粒饱满、黄澄澄的稻谷被尽收其中。看着一车车载满稻谷的车辆从田里开出,种植大户董书兵兴奋不已“我今年种了一百多亩再生稻(籼稻),从育秧开始到机械化插秧,省时又省力。再到现在头茬收割季节,不仅减少了双抢的劳动强度,同时因其具有少肥、少药等优势,增加了收益。它是一种双收技术,不仅节本增收,而且米质好、效益高,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经过实割测产,11个筛选品种里有6个品种亩产都突破630公斤,相比去年,亩产增产了15%左右。”另一边,广德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手持定位测量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最终测得早稻亩产量。现场农技人员还为农户接下来的种植进行技术指导,详细讲解如何科学种田、防控病虫草害等要点,做到精准管理,争取下一茬迎来更好的丰收!
为大力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经过多方面的争取,2022年,广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祥凌村选址150亩作为核心实验区,承担市农业技术部门项目实施工作,推广农作物高质高效品种、秸秆还田机插秧、绿色栽培等节本高效、绿色生产技术,进一步挖掘高效种植模式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中的潜力。2023年,祥凌村与广德有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2000亩的社会化发展服务订单,以订单种植水稻新业态助农民增产增收。
近年来,邱村镇压实主体责任,以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为抓手,推动乡村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构建了以“党建引领+合作社经营+示范基地种植+农户参与”的水稻产业发展模式,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接下来,邱村镇将进一步利用资源优势,继续推广再生稻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不断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