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府城镇
岗集村:“稻虾共养”助增收
来源:焦亚丽 2024-08-20 18:24:07 责编:方欢 许梦源 谷京荣

近日,在凤阳县府城镇岗集村的海发家庭农场内,小龙虾迎来销售旺季。随着一个个网笼从水中拖出,一只只活力十足、挥舞着大钳子的小龙虾映入眼帘,虾农们蹲在稻田边高兴地分拣着,开怀的笑声弥漫开来。

“现阶段小龙虾都是供不应求的,大虾30多元一斤,中虾20多元一斤,小虾10多元一斤。”海发家庭农场的老板黄吉发介绍道,“每天大概能出售300多斤虾,预计今年能卖一万多斤,收益相当可观!”

岗集村水资源丰富,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府城镇农技站鼓励村民探索“稻虾共养”模式,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益,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以前我们单纯种稻,亩产收益在2000多元左右,自从养殖小龙虾,亩产收益可达到5000多元,收入翻了一倍还多呢。”黄吉发介绍,目前虾塘面积有30亩,5月中旬进行插秧,6月底投放小龙虾苗,等到8月底小龙虾就可以进行售卖,到9月小龙虾售卖完后水稻也可以收割,又开始养殖第二季龙虾了,真正实现了“一田多收”。

稻虾共养模式,即在稻田外围挖一圈环沟,种植水稻的同时也为小龙虾提供了生存和栖息的场所。稻田具有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可供小龙虾食用的浮游生物和水草多等优势;小龙虾打洞、爬行等日常活动也可以疏松土壤结构,改善土质,同时它的排泄物可以作为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生长。通过一地两用,形成田养虾、虾促稻、稻虾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亩均收益提高了,农户种田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现在我们村有3户村民进行稻虾共养,一共有60余亩,不仅村民们自己收入提高了,忙的时候还可以给本村的困难户提供3到5个临时行就业岗位。”岗集村书记介绍。

稻虾共养模式的成功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子。下一步,府城镇将继续以“稻虾共生”为抓手,盘活本地资源要素,探索“水稻+N”融合农业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焦亚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