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府城镇东华社区以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通过打好“整荒地农田、重民生福祉、抓文明建设”组合拳,不断激发乡村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整治荒地 稳住“粮袋子”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耕地应种尽种,该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向群众解读关于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决策部署,把惠农、利农的好政策讲到普通老百姓心坎上,让村民及时了解“保障粮食安全”等惠民惠农新政策。在治理过程中,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复耕复种,建议外出打工、无劳力或者没有复耕意愿的群众采用“流转土地”“亲友代种”等模式进行复耕,针对复耕困难、人工整治慢的荒田,由社区统一调拨机械翻犁耕种,有效推进撂荒土地复耕。
目前,社区共实现撂荒地复耕复种100余亩,因地制宜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产品。
民生“加力” 幸福指数“加码”
近日,花西队道路硬化整改工程已全部完工,拓宽了村内道路约一千米。这条道路是进出村庄的主要通道,自今年5月全面启动后,于近期竣工验收,拓宽后的村道,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农作物的运输。
近年来,东华社区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今年共清淤辖区内干水沟渠700余米,清理村内垃圾200余吨,为花东、花西村32户居民完成下水管道升级改造,困扰村民的下水道堵塞、溢水、返味的烦心事得到了有效解决。
“现在下雨天走在道路上再也不用担心脚上沾泥、坑坑洼洼了。”看着昔日狭窄不平的道路,变成了平坦整洁的水泥路,村民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移风易俗 文明换“新颜”
为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该社区通过“多方联动共治、多彩文艺共赏、多措并举共传”等方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健全了村级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引导村民规范红白喜事的范畴和办席标准,通过持续的宣传劝导、教育监督,促使群众自觉遵守法规,遏制不良风气。
此外,该社区还积极组建了“联合腰鼓”“快板说唱”具有本地特色的志愿服务文艺队,编排了充满地方特色的“移风易俗谱新篇”“四个婆婆夸媳妇”等各类精心策划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贴近群众生活,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截至目前,该社区共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20余场次,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3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2条,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移风易俗意识,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