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打造农村党员教育“新矩阵”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4-09-10 16:14:48 责编: 余蕾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农村党员作为先锋队和生力军,教育管理与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近年来,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党委紧跟时代步伐,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小积分”打造农村党员教育“新矩阵”的崭新路径,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科学设置制度“立规矩”。面对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现实问题,高刘街道党委依托“红色议事站”“茶余饭后板凳会”等平台,通过收集村(居)干部、党员群众意见,创新制定符合辖区24个村(居)实际情况的《积极分子考核制度(试行)》,为入党积极分子立“规矩”,为党员发展供“标尺”。通过构建“积分=基础分+表现分+激励分”的量化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入党积极分子在学历水平、思想汇报、政策执行、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以及获得表彰奖励和对社会稳定贡献情况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考核,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细化考评程序“亮分值”。以季度为周期、日常为基础、量化为依据,通过制作入党积极分子积分纪实手册,把积极分子参加学习教育、履行义务、服务群众等情况详细记录,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日常行为、季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按照“专人记录、支部审查、季度评议公示、群众监督、积分运用”等流程,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积分制考核管理,年度积分70分以上优先发展,70分以下继续培养,培养三年以上仍不达标则取消资格。让入党积极分子考评从“模糊混乱界定”变成“精准透明评价”。本年度,高刘街道已有8名入党积极分子积分达70分以上,经会议研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强化结果运用“出实效”。《积极分子考核制度(试行)》施行过程中,在推动乡村振兴、拆迁安置、信用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政策执行等工作发现一大批优秀人才。截至目前,高刘街道依托入党积极分子主力军及广大党员群众,完成启航北苑安置小区“四季党建”“‘仓’在高刘的牛奶蜜薯”等品牌创建,进一步推动安置小区管理及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完成第二批、第三批544套安置房分配,进一步推进百姓安居梦;发动1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建+信用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宣传采集工作走深走实;2名入党积极分子因表现突出获得街道级先进个人表彰,1名入党积极分子荣获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演讲比赛优秀奖。(李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