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凤阳新闻
凤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董兆勇:履职尽责担使命 执法为民“勇”担当
来源:王行杰 2024-09-11 10:34:42 责编:许雅婷 许梦源 喻寒松

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如磐石般坚韧,以担当为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今天,我们聚焦的,正是这样一位以“勇”为名的执法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履职尽责担使命,执法为民‘勇’担当”。

董兆勇,中共党员,凤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党支部书记。从事交通执法工作25年来,曾获得交通运输部“执法评议考核优秀个人”、滁州市“交通执法先进个人”、安徽运管系统“文明职工”“滁州好人”“全省交通运输法治部门建设成效突出基层个人”、省交通运输厅“十佳优秀执法培训师”等荣誉称号。2024年8月,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交通运输执法大队长讲坛中,他作为全国优秀大队长登上讲台向大家介绍安徽凤阳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先进经验。

提起董兆勇,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黑包子”“黑包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绰号?一是他长得比较黑,胖乎乎的身材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看起来就像憨态可掬的“黑包子”。再者他在工作中严格执法,秉公办案,想托关系来找他帮忙的都会在他这吃“闭门羹”,就像小说里面的人物“黑包公”一样廉洁公正、不徇私情。

董兆勇执法的时候虽然不近人情,但是也有温情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山东籍驾驶员来处理超限处罚案件,由于该案件比较复杂,相关材料没有及时传送,耽误了案件的处理时间,但是驾驶员刚好家中有要事必须当天回去处理。当时,驾驶员在大厅急得团团转,差点眼泪都要流了出来。了解到他的情况,董兆勇沉思片刻安慰说“你别急,我来帮你处理”。等到案件处理完毕,天色已黑,早已过了吃饭的时间。驾驶员出于感谢一定要请董兆勇吃顿晚饭。没想到这一次“黑包公”竟然破天荒地答应了他的邀请。事后才知道他主要是想在吃饭的过程中对驾驶员进行劝慰,让他在回去的路途中保持好的心态安心驾驶返程,饭后董兆勇抢先付了这顿饭钱。

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董兆勇深知自己不仅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必须率先垂范。大队党支部成立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坚持以“党建+”“党员带”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特色党建品牌等活动,让党建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磁场,让每一位队员都能在心中种下忠诚与信仰的种子。不管是面对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抢险,还是除冰扫雪,全体队员都能做到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交通执法改革后,针对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更新快、年度集中培训不能有效满足工作需要这个问题,董兆勇和他的团队们探索了“年度集中培训+日常执法大讲堂+战训培训”的新模式,利用“四基四化”标准站的建设,结合实际,把各方面条件占优的执法中队建设为“交通运输执法战训基地”;选择优秀执法人员任教员,在全大队开展“战训”轮训工作;学习采取以点带面方式,对学习较弱的组成“一对一”帮扶小组,形成“强弱搭配、科学互补”的帮带格局;通过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效调动交通执法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切实认识到学习对增强个人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学习氛围。

工作中,董兆勇和同志们积极探索新的执法模式和方法,努力提升执法效率和水平,倡导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执法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执法精准度和透明度,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同时依托“平台+设备”的技术优势,加强执法过程全记录管理,加大超限站点远程监控系统升级管理力度,增设非现场治超点,从严查处非法超限运输行为。在他的带领下,大队的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对执法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提高。

从穿上制服的那一刻起,董兆勇就立下誓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交通执法者,为人民的幸福安宁保驾护航。这份初心,如同磐石一般,无论风雨如何侵袭,都未曾有丝毫动摇。正是这样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不凡光彩的执法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精神和法治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心怀正义的人,勇往直前,不负韶华。(王行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