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信用赋能,以构建“党建+信用”为核心,围绕特色品牌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治理结构等方面,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西苑模式”。
夯实诚信基础,开展“服务兑分”,激发居民“诚动力”。
组建“先锋敲门队”帮办代办队伍,辖区在职党员为独居老人代买药品、生活用品等相关事项,党员通过微信群向社区反馈完成情况,形成闭环服务。组成“邻里互帮组”,以小区1-2栋住宅楼为一组,不定时走访探望辖区老人,了解衣食住行情况,同时进一步增进邻里感情。创新建立“服务换分”机制,居民自发参与辖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精确转化为信用积分,既有效激发在职党员和广大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同时推动社区形成和谐共建、人人奉献的良好氛围。
强化数字赋能,发放“信用存折”,赋予居民“诚积分”。
社区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推出“信用存折”数字化管理工具。常态化开展“周五夜读会”等活动,成功吸引青少年踊跃参与。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将参与活动签到与信用积分紧密融合,激励青少年诚实守信,积极作为。优化“信用存折”内容,涵盖积分细则、加分事项、兑换清单等内容,方便青少年对照加分并积极参加。“信用存折”的发放和推广正成为西苑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理念的重要载体。既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子女“照看难”的问题,同时从青少年讲诚信辐射到每个家庭讲诚信,推动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守信的社区氛围。
推行诚信行为,建立“信用超市”,增强居民“信福感”。
为深化信用体系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社区设置“悄悄话”信箱、开设“微信公众号”,鼓励居民发现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为积极参与小区管理的“五老”、志愿者等群体赋分,充分发挥其自身经验、威望优势,鼓励开展民情搜集、民意疏导、民困化解等工作。建立“六尺巷理事会”,定期开展信用评议会,评选“信用楼栋”、“信用小区”,打造专属主题信用楼道并对信用楼道的居民给予物业费一定减免。常态化开展“信用超市”积分兑换活动,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信用带来的实惠,截至目前,共计兑换了6528人次,价值50073元的物品,有效推动社区诚信文化的全面发展。
拓宽应用场景,组建“信用商圈”,提升居民“信权益”。
为进一步丰富信用场景应用,社区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与嘚吧嘚吧零食店、西苑商超、小刘商行、桐城小花茶叶店、金玉楼宾馆等十六家商铺签订了信用联盟协议,共同构建了“信用商圈”,针对不同等级的信用户推出了“1+21”项福利政策,旨在为不同信用等级的居民提供优惠,丰富信用积分兑换福利,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线上设立社区信用银行,动员鼓励在职党员和热心居民向社区捐赠个人可兑换积分,由社区统筹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更多的爱心帮扶。
西苑社区将基层治理与信用建设体系相融合,打造基层治理全流程闭环,进一步引导居民成为社区服务的“参与者”,逐渐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让诚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吴国栋 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