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工作见行见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蒙城县城关街道实施管理网格化、干部专业化、工作清单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度、力度、温度,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管理“网格化”,提升基层治理“精度”。该街道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市场等各类网格资源,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街巷)党小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运用“5321”工作法持续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帮办代办、矛盾调解等工作,网格员对网格内的情况“一口清”。千余名到社区报到党员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开展“党员服务集市”及“微心愿”系列活动,征集并认领“微心愿”90个,完成90个。线上线下精准办理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关键小事”1600余件。
干部“专业化”,提升基层治理“力度”。启动实施百名专业社会工作师计划,定期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教授对现有社区工作者开展专业化培训,鼓励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和社工师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已培养社会工作师72名(中级7名),落实社工师配套专项奖补;公开招聘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53名同志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有计划安排到街道跟班锻炼,落实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一对一”帮带,依托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社警联动平台等,开展实操培训90余次,打造一支热心服务、持续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工作“清单化”,提升基层治理“温度”。街道根据当前工作安排,详细分解工作重点任务,经班子成员和各站所充分调研,形成每月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具体工作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提出明确目标要求,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安排、每一件任务都有着落。探索“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组建党员特色服务队开展“敲门行动”,对走访中发现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重难点问题,制定各项清单161项,落地民生项目28个,覆盖受益群众10万余人,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胡桂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