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柏垫镇针对基层治理面对的矛盾问题,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探索升级基层治理方式方法,以点带面,守牢底线底板,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小阵地”升级“大舞台”,便民服务变得更有效。为破解与群众联系渠道不畅、服务不优等问题。柏垫镇坚持把阵地建设放在基层治理工作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搭建上下畅通、服务便捷的沟通平台,推动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配套设施标准化,大力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设置办事大厅、休息等候区、矛盾调解中心、母婴室等功能区域,倾力打造亲民、惠民、便民的“一站式”窗口服务,由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出件,不断优化了办事效率,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响应平台智能化,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广事e站”、12345市长热线等平台完善线上政务服务网络,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阵地,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提升为群众服务能力和水平。联系服务日常化,依托村民议事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组织组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定期带事下访,开展“板凳说事”活动,把“开会”变为“聊天”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倾听群众心声,收集意见建议,认真记录问题及时上报、跟进、反馈,实行闭环管理,切切实实解决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小网格”升级“大统筹”,基层底板变得更牢固。为破解基层治理难入微、难匹配、难动员等问题,柏垫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治理”一网统管的联动治理总体思路,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合理划分网格,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全镇网格进行精细划分,按照每个网格200户以下共科学划分122个农村网格,实现村网格上全覆盖。强化队伍建设,充分考虑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等因素,全面构建“4+N”(即:网格指挥长、网格指导员、网格警务员、网格法务员和 N 个网格)基础网格力量体系,职能覆盖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关键环节,推动网格力量“多元化”。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广德市村(社区)网格队伍管理办法》,明确网格员主要承担网格内居民信息采集,落实动态人员管理;常态化入户巡查走访,排查安全隐患、摸排矛盾纠纷;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工作,实现网格员管理“精细化”。
“小积分”升级“大激励”,参与主体变得更有动力。为破解参与群体单一,一时性的志愿服务较多而长期动力不足等问题,柏垫镇充分发挥各类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积分换奖励”管理模式。设置积分标准,制定积分兑换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积分对象,积分时长,从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创先争优4大方面量化日常积分内容,明确专门负责“积分制”运维管理工作,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好积分兑换,建立积分台账,结合群众表现实际情况,采取“一周一记录、一季一排名”汇总个人积分,并利用党务公示栏公示积分情况,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积分兑换物资奖励”制度,党员群众可凭积分到生态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水果、油、米等物质奖励,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拓展积分内容,将积分情况作为个人评选先进、优先推荐入党、“五美家庭”等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积分激励让群众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充分激发了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周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