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平安建设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效融合,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夯实平安建设基石,为助推乡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划分网格,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依据村组分布,以“全覆盖、无遗漏”为原则,构建“乡-村-组”三级组织架构,将全乡7个村(社区)划分为18个网格,选聘46名有责任心和影响力的村组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等担任片区网格员,利用网格员熟悉村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推进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将法律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法律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实行“窗口化、综合性”服务,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
一线排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对重点矛盾纠纷设立问题化解台账,定期回访,形成闭环管理,听民声、解民困、慰民心。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动员网格员走访群众,宣传平安法治知识,提升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各村(社区)建立矛盾纠纷日排查周汇报工作制度,针对邻里关系、债权债务、土地纠纷等重点纠纷领域深入开展摸排,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办理网格事项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确保群众“有地方说事、有平台受理”。
群防群治,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小镇现在监控探头覆盖率很高,而且晚上还能看见派出所民警带领江淮义警巡逻的身影,有他们在感觉很有安全感。”黄湾社区居民钱玲说。
黄湾乡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动员老党员、村组干部、民兵、热心群众等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全乡7个村(社区)均组建7—11人的治安巡逻队,定期联合派出所开展集中巡逻。在技防上,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动员群众在住房前安装监控探头,另集中在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安装治安探头224个,并在乡镇来访接待中心建立摄像头展示平台,实施线上视频巡查,实现人防、技防有机结合。加强重点人员和区域管理,定期开展涉邪、涉黑、涉毒线索摸排,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同时,紧盯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组织应急、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实施联合执法,聚焦燃气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领域综合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联动调解,凝聚部门治理合力。落实综治例会、信访工作联席会制度,由综治办统筹,整合资源,部门会商研判近期突出矛盾纠纷,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及时及时部署、及时解决。设立1个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7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37名调解员,依托“1+5+N”工作机制,发动乡村干部、网格员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及时落实化解措施。
对于化解难度较大的,实行领导带案下访。在调解方式上,推进由“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转变,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协调联动,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同时加强对已调处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回访,确保“调解即有效,协议能履行”。(葛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