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多年来,蒙城县不断探索和创新普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有效提升全县广大干群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新活力。
“网格化”管理夯实普法工作基础。“现在我们村的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像我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村民小组就是我们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的阵地。我们会根据每户的情况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这就大大提升了普法宣传的实效。”蒙城县王集乡王集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桂远远这样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普法的针对性,蒙城县以行政村为单元、以村民小组为最小单位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299个村(社区)、4647个村民小组配备高素质“法律明白人”4675名,构建起结构合理、贴近群众、作用显著的法治宣传网格。同时“法律明白人”还运用公共法律服务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普法信息的即时推送与精准反馈。通过线上线下网格化管理,确保普法宣传既广泛覆盖又深入人心。
“品牌化”建设引领普法工作创新。每年3月,县普法办面向全国征集原创性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编制成法制节目进行巡展、巡讲、巡演,形成了具有蒙城本土特色的宣传品牌——法律“三巡”。蒙城县司法局普法股负责人介绍,“法律‘三巡’活动从2017年开展以来,共征集到来自全国的优秀作品1000余篇,改编成法律‘三巡’节目100多个,在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创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开展法律‘三巡’200余场次,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10万余人次。”同时,蒙城县还建设了高质量的法治文化公园、创设“法治大讲堂”、征集案例印制本土普法宣传读本《与法同行》等,都已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品牌效应的宣传模式。截至目前,法治文化公园接待各地来蒙交流学习3000余人次、50多个“法治大讲堂”举办宣讲400余场次、印制《与法同行》7个系列30000余册。品牌化宣传使普法工作更加生动有趣,更易被公众接受和记住。
“大众化”传播提升普法工作实效。紧跟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积极构建全媒体普法宣传矩阵。创建“法治蒙城”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多媒介进行普法宣传,每年发布普法信息近300条。每月制作“以案释法”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将法律知识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公众。与广播电视台合作,利用村村通广播面向农村群众定期播出法治节目11期。蒙城县司法局副局长刘鑫志说:“为了达到‘精准滴管’的宣传效果,我们多渠道、多维度发力,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普法,既符合大众口味,又便于快速传播。在宣传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互动和反馈,让公众不仅是法律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普法宣传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