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宣州区
听宣城老兵朱成宽讲述东山岛战役
来源:张妍 2024-10-15 20:05:04 责编:余宏博 许梦源 纵强

“那时候没有瞄准仪器,测距主要靠目测,架好炮,伸右臂、竖拇指、眯右眼,调整好炮口角度,装炮弹……”95岁的解放军老兵朱成宽,绘声绘色向大家讲述炮兵必备技能——“跳眼法”测目标距离。

金秋送暖,重阳敬老。近日,宣城市宣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走进朱老家中,听他讲述1953年参加东山岛战役往事。初见朱成宽,完全看不出来他已经如此高龄,老人神清气爽,清瘦矍铄,吐字清晰,略微有些耳背。

3fa68c2df7b3157af597713287d0319.jpg

朱成宽,1930年10月出生,1951年2月参军,1953年11月入党,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1师272团2营迫击炮连。1971年10月转业,1990年9月退休。期间,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通报表扬1次,“五好”学员1次。

援军火速赶到,敌人仓皇撤退

1953年7月16日凌晨大约3点,朱成宽所在部队接到命令,火速支援东山岛。“我清晰地记得,我们272团受领增援任务后,立即从驻地由向导带路抄小道,急行军25华里,天刚亮时到达章浦县旧镇,从这里登上10轮运输大卡车,一辆平时只能乘40人的车,我们坐了72人。上午大约9点多钟, 冒着敌机轰炸,我们团先行到达云霄县八尺门渡口。渡口对面就是东山岛,岛上的枪声,清晰可闻。”朱老说,在旧镇的时候,同时还有其他援军部队陆续赶到,由于运输车辆不足,便一边跑步前进一边拦车,拦到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听到是去前线支援作战,货车司机将货物卸下,公交车上的乘客也纷纷下车,一时间路上各式各样的车都变成了军车,拖拉机、货车、公交车纷纷载着部队向渡口驶去。

朱成宽老人尽管已是鲐背之年,但讲起当年故事依然慷慨激昂,丝毫不显老态精神。“我们一到正好遇上国民党伞兵在八尺门渡口着陆,就立即配合守岛部队公安80团一起围歼国民党伞兵,战友用重机枪、轻机枪连番对空扫射,敌伞兵在空中就死伤惨重,还俘获好几百人。固守200高地时,我一个人打了132发炮弹,我也在这次战斗中荣立二等功。”朱老说,当时没有耳塞,通过张着嘴来抵消声音对鼓膜的压力,弄得满嘴土。讲到这里,老人开心大笑,自嘲自己现在听力不如老伴,肯定是受此影响。

1953年7月16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前,国民党军1万多人,对位于福建和广东二省交界处的东山岛突然发起了突击作战,东山岛守岛部队公安第80团不足1千名官兵。敌众我寡,军情十万火急,解放军增援部队迅速开拔。从1953年7月16日开始,到7月17日黄昏,历时两天一夜,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干净彻底地打破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梦想。

怀念牺牲战友,感恩部队培养

东山岛战斗结束后,为了纪念为保卫祖国安全而牺牲的烈士,在我军民曾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过的石坛埔,兴建了方圆一公里的“东山战斗烈士陵园”,陵园建筑雄伟壮观,有烈士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建筑物,供后人瞻仰。

“1966年开展社教,我有幸重回漳州东山县工作10个月,工作结束临行前,再次到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看望牺牲的战友。詹家有、黄家福、汪士根、吴宏财都是我们宣城的战友……”老人声音哽咽起来,用手蒙住了眼睛。朱成宽说东山岛战役是他当兵生涯里唯一的一次实战,幸运的是他活下来了,而他很多战友,却永远留在了异乡。一旁老伴悄然递上擦脸毛巾,说每次谈起东山岛牺牲的战友,老朱都会掉泪。

“朱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已经为黄家福、汪士根、吴宏财、刘传贝、杨明珠5位烈士找到了亲属,2023年还组织亲属们到东山县去开展子异地祭扫活动。”在场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聂世明告诉老人,据局档案资料记载,宣州区有7名战士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 。2021年4月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部署为“烈士寻亲”活动,目前,已为这7位烈士全部找到亲属。

8aebba8ebd0394f5ed894998af89cac.jpg

朱成宽参加东山岛战斗荣立二等功

6480d775dc4c00592e2421d58ec7384.jpg

朱成宽参加东山岛战斗表现优秀被通报表扬

a8579f4b3ec1e4f6dd58e34636c14b8.jpg

朱成宽学习文化努力荣立三等功

“我去当兵时还不识字,是部队培养了我。”朱成宽将珍藏的“宝贝”证书一件件拿出:1952年7月,在文化学习中表现积极,荣立三等功。1953年7月,东山岛战役中,表现英勇荣立二等功和通报表扬各1次。1960年,任命为任步兵第272团炮兵营120迫击炮连副连长,并被送往南昌步校学习10个月,期间获“五好”学员称号。“我感恩国家,感恩部队,很珍惜和平年代的生活。”朱成宽表示,如今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关怀他,老伴、子女也陪在身边,他感到非常的满足,生活美好而充实。

一门三代从军,难忘光荣经历

22bbfb1d95ccbe95a82130e3b21c9de.jpg

朱成宽父亲朱顺喜烈士证

朱成宽父亲朱顺喜,1891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任皖南地区交通员,1935年11月,在宣城周王被国民党杀害,后被评定为烈士。朱成宽把对军队的热爱传承给了下一代,他鼓励子女像他当年一样穿上军装,1968年,20岁的女儿朱金玉在福州军区通讯部队当了一名通讯兵,1986年转业地方工作。1971年10月,朱成宽从部队光荣退役,转业至宣城市农资公司工作。“作为一名军人,在部队,就是要服从指挥,苦练技能,报效国家。退役到地方,也要发挥军人作风,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朱成宽说到做到,20余年里,先后在农资公司鳞肥厂、仓库保管员等岗位任职,多次获评单位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因工作负责,退休后仍被原单位返聘5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朱成宽老人对很多事物的记忆已逐渐模糊,但在部队的二十余年时光仍历久弥新,他说现在就想好好活着,替逝去的战友多看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张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