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心聚力 保定“幸福里”
来源: 2024-10-17 11:06:24 责编: 聂梅

万家灯火情,和睦邻里心。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现有5个安置小区,共有居民7908户、户籍人口2.161 万人、常住人口3.088万人。保定街道安置小区建成之初,由于没有成立业委会、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出现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基础设施陈旧破损、居民邻里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等问题,小区的治理一直成为居民的心病。近年来,保定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传承并弘扬“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城市社区党建“同心保定幸福邻里”工程,持续在“邻”上下功夫,从“陌邻”到“睦邻”,从“居相邻”到“心相通”,打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好社区,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强化“邻引力”,党建“结邻”扩容“朋友圈”

保定街道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为纽带,通过党组织搭台,充分整合多方资源,齐抓“邻里文章”。

结合“近邻力量”,推动横向覆盖。坚持以党组织联建为抓手,保定街道成立“大党建联盟”,吸纳发展区域内医院、学校、企业等32家成员单位为“近邻合伙人”,不定期开展党建工作同研究、党建资源同分享、党建活动同开展、党建经验同交流等“四同”活动,搭建村(社区)与“近邻合伙人”共享“平台”,签订“需求、资源、服务”三张项目清单双向认领协议书,解决困难群众帮扶、人员就医就业、环境卫生整治、社区阵地建设等问题150余个,惠及群众1万余人。

结集“邻里先锋”,密切纵向协同。落实在职党员回社区、进小区“双报到”机制,组织在职党员进网入格开展法律宣讲、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96名党员干部主动“叩”开群众家门,积极投身小区治理。采取自荐、举荐等多种方式从社区党员、退休老干部、热心居民中选聘40名“友邻红管家”, 担当“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治理示范员”,选聘40余名“楼栋观察员”“友邻监督员”,鼓励20余名党员认领党员责任区。积极动员居住小区内的医生、律师、水电工等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成立41个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2024年以来,常态化开展帮困助残、文明创建、安全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参与志愿者1490余人次,受益居民1.5万余人。

结联“两个网格”,抓实网格管理。保定街道坚持抓党建促邻里、抓邻里促治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领头羊”作用,以300-500户为标准划分网格65个,按照楼上楼下、左邻右舍30到50户为标准,划分258个“小邻里”。以网格为单位组建党小组48个,以楼栋为单位优选党员中心户67户。推进“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双网整合,形成“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邻里长(楼栋长)-小区居民”的“一网统揽”组网架构。“党建红+网格蓝”双联结双融合,做到社区网格“无缝隙”、居民诉求“全响应”、社会服务“零距离”。

激发“邻活力”,服务“暖邻”编织“满意角”

保定街道树牢“群众之事无小事,件件都是心头事”服务理念,将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践行为民宗旨的最大实事,做让居民对身边“大小事”解决满意的暖心人。

便民平台打通邻里需求“情感线”。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科学选址,将便民平台建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位置,在葵园小区建设面积1300平方米“同心家园”社会服务中心,集合了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城市书房、残疾人之家、青年之家、文体活动室、社区老年学校、社区少年宫、文化展厅等功能分区。在月亮湾小区和清风湾小区建设2座集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社区助餐、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健康服务等功能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通过为社区居民建设便民平台,提供社区公共空间,把社区建设成小区居民的幸福家园,不断增强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住环境改善升级党群关系“和谐线”。安置小区的设施破损老旧、公共设施缺失等问题,居民反映强烈、怨言很大。保定街道多渠道筹集资金5700余万元,完成了迎暄园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质量提升、联群小区地下雨污管网改造和环境质量提升、小区1万平方米外墙脱落维修、小区7万平方米地下车库沉降积水及严重翻砂改造等项目9个;统筹推进飞线充电、非机动车违规上楼等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集中建设51个非机动车棚、3100个非机动车充电位,满足小区居民期盼已久的充电需求。

志愿服务活动谱写邻里守望“爱心线”。树立“邻里一家亲”理念,以“社区邻里节”为抓手,加强社区公约宣传,动员全体居民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助力打造“熟人社区”,开展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增强邻里之间的情感连接。聚焦“一老一小”,开展“睦邻友爱”爱心大集、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活动,先后提供为老为小、义诊义剪、闲物置换等便民活动400余次,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得到小区居民的广泛好评,激活邻里互助爱心行动蔚然成风。

厚植“邻动力”,文化“润邻”唱响“文明曲”

保定街道深耕“邻里文化”,将文化纽带嵌入治理场景,培育居民文化层面的归属感和治理层面的参与意愿。

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符号”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和社区文化深度融合。自2023年6月“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建成以来,累计承接“童心向党”“红色研学”“讲红色故事”“红色课堂”等红色主题宣讲活动640余场次,接待学习参观4万余人次,成为小区居民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活动开展场地和文化交流场地。

丰富活跃文化生活。2024年以来,保定街道围绕“节日感党恩、共话新时代”为主题,分别开展了“翰墨飘香暖人心、喜迎新春送祝福”、“张灯结彩庆元宵、移风易俗度佳节”、“缅怀先烈寄哀思、赓续血脉铸忠诚”等大型节日活动12场次,同时开展文明交通、普法宣传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70余场次,惠及小区居民1.6万余人。

持续深入移风易俗。通过开展“新风小课堂”、“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各类移风易俗活动,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开展道德讲堂进小区,引导小区居民破除陈规陋习,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保定街道获评2022年度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先进街道、芜湖市第八届文明街道,团洲村获评2023年度市级乡风文明示范村和第九届芜湖市文明村镇,团洲村1名村干部荣获“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

共振“邻合力”,协商“睦邻”绘就“同心圆”

保定街道以解决居民各类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打破条块分割,多渠道化解矛盾、消除误会,汇聚“邻”里情。

多元联动,突破“邻”隔阂。针对居民、物业企业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等情况,以解决居民各类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村(社区)党组织为统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牵头,广泛吸纳老党员、居民代表、专业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力量参与的“1+3+N”议事协商联动机制,开好“板凳议事会”“业主请上座”“三方议事会”,定期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入户走访,积极收集、回应和解决居民的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治理格局。

多管齐下,发挥“邻”优势。针对矛盾纠纷调解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统筹整合楼栋长、单元长、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四员一律”队伍等力量,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政策法规熟”优势,小事当天办、大事联合办、事事有反馈,为小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帮扶服务,确保邻里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共同参与,完善“邻”治理。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定,建立健全村(社区)规民约以及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协商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制度,设置“红色议事厅”,建立民情恳谈、成效评议等议事协商办法,引导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不断激发主人翁意识。( 沈关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