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记者来到郎溪县十字镇李村村“老兵蓝莓”采摘园,一大早,园子主人吴兴春正在带领工人平整土地,这是今年新增加的采摘大棚。
吴兴春,五十上下的年龄,黑里透红的脸庞尽显中年男人的成熟。谈到种植蓝莓,眼前这位汉子憨厚地笑着说:“我就是一个不安分、爱折腾的人。本来在铁路部门上班,2020年到这里租地种蓝莓。”
“我97年入伍,99年退役,由于是城市户口,退役后安置在宣城火车站。工作了20多年,期间由于闲余时间较多,也经营过贸易商行、汽贸公司。看到战友在别的乡镇种植蓝莓,效益还不错,2020年从单位辞职到这里开始蓝莓种植。”在地头,对他的“蓝莓经”,吴兴春侃侃而谈。
吴兴春告诉记者,他从零学起,一直积极外出学习种植技术,不断寻找和尝试产量更高、口感更好、更加符合郎溪当地种植条件的品种,2022年建好了360平方米冷库,如今,老兵蓝莓基地的果子完全不愁卖,来自上海、杭州、湖州、嘉兴等长三角各地的水果商贩主动找上门,合作持久且稳定。
“我们采用合作的形式,代加工出了蓝莓酒、果脯、果汁等深加工产品,并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汭溪’。”吴兴春尝到了蓝莓的“甜头”,“去年,公司毛利有200多万元。今年可建好30亩大棚,尝试产量高出一倍的新品种树苗,预计明年春季就可以挂果。”
吴兴春介绍,整个大棚配备了智能化的滴灌、喷灌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通过精准调控,确保每一棵蓝莓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大棚蓝莓比普通蓝莓至少提前一个多月上市,大果价格每斤150元、普通果子每斤100元,开春时节深受消费者青睐。”
附近村民邱家林常年在果园上班,作为一名残疾人,他对自己在这上班很满意,一年下来也有两三万元的收入。“采摘高峰期,到这里干活的村民有200多人,每人每天120元,不但自己的战友加入了种植团队,每年还有新退役的战友过来帮忙。”谈到未来的发展,吴兴春信心满满。(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