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里随时装着游泳圈、防汛马甲、橡皮艇等常用救援装备……日前,在郎溪县十字镇水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兵营长徐明军的后备箱让记者充满了好奇。
徐明军是一名退役军人,曾服役于火箭军工程建设部队,服役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士兵嘉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12月退役后在家乡的工厂上班,2020年1月进入社区担任民兵营长。
为什么会在后备箱随时准备救援装备?原来他还有一个身份——郎溪县蓝天救援队副队长。2016年8月,郎溪县发生洪涝灾害。面对灾情,徐明军想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加之自己在部队时是施工单位,对一些大型救援机械都会操作,也学习过基本的救援知识,于是发动9名战友以原部队代号为名成立了老兵突击队,参与防汛救灾。
如今,救援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9人到现在已经有30多人。“我们都是自掏腰包买设备、外出培训、参加救援。”问起救援队日常运营经费时徐明军说,“每人都要掏三四千元,用于购买绳索、皮划艇、灭火器等日常用品和救援物资。”
虽然贴钱干公益,但是参与救援活动的时候,徐明军和队友们却从没有叫苦叫累。“今年7月4日晚7时半左右,本地一名残疾人驾驶一辆三轮助力车,掉进老郎川河。接到险情后,我立即赶到现场,并及时组织其他队友支援。”徐明军说,由于刚下过雨,当时河面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难度。他们最后采用拉网作业,直至7月5日凌晨5时才把车辆和遗体打捞上岸,“前后十来个小时,真是精疲力尽。但是看到死者家属对我们表示感激时,所有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这工作值得!”
刚开始妻子及亲友都不能理解他们这种行为,没有报酬,还要自己掏钱,人身安全也有极大风险。时间长了,家人们也都慢慢理解了,慢慢适应了。
“徐明军是十里八乡群众公认的‘贴心人’,他为人厚道、讲原则,党性强,2020年初,考虑到当时疫情防控需要人手,社区党委决定让徐明军担任民兵营长。”说起徐明军,水鸣社区党委书记何泽泉赞不绝口,这名老兵不仅热心公益,还主动扛起社区最脏最累的活,尽心尽力、无私奉献,无论寒暑,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劝导群众完成‘门前三包’,劝导商铺不出店经营,同时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周末也很少休息,经常主动到社区值班。”
截至目前,这支退役军人组成的救援队共帮助寻找走丢老人、儿童80余人;打捞溺水者尸体30余具;参与各类救援行动170余次。2021年徐明军被评为“郎溪好人”,2022年被评为“宣城好人”,2023年被评为“郎溪县最美退役军人”。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只要能干下去,就继续干,直到干不动为止。”徐明军语气坚定地说。(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