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安徽迈入中高教育现代化指数省份行列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许雅婷 2024-11-01 22:29:09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张文洲

ba8798ded5122c1a872d3e0a209555e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主要指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2.3、1.2个百分点,迈入中高教育现代化指数省份行列,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省份之一。”11月1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坚持立德树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部署实施了一批具有创造性、引领性的综合改革举措,推动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

选优建强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强省建设的关键。“安徽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3年有4名中小学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荣誉,人数居全国首位。”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说,安徽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提高至82.3%,在全国率先全面下放高校教师和实验系列职称评审权,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相关改革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特别是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安徽制定针对性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打造了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专职思政课教师五年增长158.9%,荣获国家级奖项达22人次。

在中小学教师供给方面,安徽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及补充机制,形成以10所省属师范院校为主体、35所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加大公开招聘力度。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定向培养和加强支教帮扶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在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1432名,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228名,2022年以来共选派3000余名省属高校师范生赴脱贫地区实习支教。

试点建设安徽高等研究院

“3所高校、13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在有关学科发展水平指标和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实现显著突破。”钱桂仑说,安徽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区域高等研究院并开展研究生招生的两个省份之一,形成总院和合肥、芜湖、阜阳、淮北分院的“1+4”组织框架,为全省支柱产业发展搭建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移新平台。

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表示,安徽高等研究院是政府主推、市场主导、高校主研、企业主用的平台联盟,引入全国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与安徽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以攻关项目为载体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单列研究生计划给予支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辟区域振兴发展新赛道。

安徽高等研究院能让多方受益,对于企业而言,可帮助解决技术创新瓶颈和高层次人才需求两大难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能助推解决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难、产业创新发展支撑弱两大难题;对于高校而言,能帮助解决研究生计划不足和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脱离实际两大难题。

人才培养适配发展需求

面对当前社会对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如何在综合改革中满足相关需求,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储常连表示,“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一体改革”是关键。

安徽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培育,高标准启动第二轮高峰学科和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计划,强化高校分类发展,引导不同高校在各自类型层次、不同赛道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一流。

同时,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安徽以企业需求为原点,推动“校—企—地”联合超前布局一批目录外学科专业,推动专业谱系对接产业图谱,组织高校围绕“大汽车”“大信息”“大装备”“大能源”“大健康”“大农业”等新领域,增设一批“微学科”“微专业”“微课程”。突出加强新工科建设,促进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供需适配,举办新工科实验班、创新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要,推动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打造一批学科专业单项冠军。

科技创新体系也持续完善,持续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育。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优建强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全省13个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中,11个有高校参与。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2个、省部级46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速。”钱桂仑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