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滁州市南谯区“兵支书”关俊扎根基层,永葆军人本色,20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1999年,关俊光荣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服从命令,训练中吃苦耐劳,思想积极向上,工作履职尽责。由于服役期间表现突出,关俊先后得到部队通报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十佳”退役老兵。
2003年,关俊退役后开始从事社区工作,至今扎根基层已有20余年。20年来,他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切实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20年,滁州市出台《滁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南谯区龙蟠街道作为试点街道之一,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此项工作一开始并不为很多居民所接受。“垃圾分类厢房就是个垃圾场,臭气熏天的,窗户都开不了,还让人怎么生活?”“为什么要在我们小区楼下建设垃圾分类厢房?”“一个厢房就占这么大面积,公共活动区域缩小不说,谁敢在垃圾周围生活。”……为打消居民疑虑,顺利推行试点工作,关俊带领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入户,耐心细致阐释试点规划的科学性,还拿出手机介绍外地的成功经验,向居民展示其他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良好反响和工作成果。
同时,关俊利用自己的基层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方式,引入积分激励机制,分类垃圾可参与积分,积分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并把垃圾分类这项工作纳入物业管理考核和各个社区的年终绩效考核当中,设立红黑榜。2023年,龙蟠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连续三季度全区第一,关俊同志获得“滁州市垃圾分类达人”称号。
原草塘北路疏导点曾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关俊同志勇于担当,积极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他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多次实地进行调查和记录,与经营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并积极与工商、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支持。
经多方协商后,拆除了原本脏乱差建筑,完善了基础设施,由上级统一规划布局,社区积极配合,最终在2022年7月建成草塘北路便民疏导点,同时该便民疏导点也成为了南谯区首个完成上下水设施改造的疏导点;并且在社区的帮助下,疏导点经营户顺利办理了小餐饮相关经营证件,拓展了外卖业务,增加了收入,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化解了矛盾,减少了隐患。
进入2023年,社区居民杨先生因家中长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符合申请公租房的基本条件,杨先生为此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面对杨先生的困境,关俊没有简单地以政策条件为由拒绝杨先生,而是跟进了解杨先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读《滁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学习相关政策;积极与街道党工委、区信访办沟通商讨,为杨先生争取权益。最终在龙蟠街道与区住建交通局的帮助和沟通协调下,关俊找到了一个既符合政策,又能满足杨先生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拿房当日,居民杨先生手捧一面锦旗,走进了街道综治中心,他感激地说:“我是来送锦旗的,真是太感谢关书记了,为我的事情忙前忙后,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杨先生的感激之情,更讲述了一位基层干部将心比心,化解矛盾的故事。关俊以法治化的方式化解矛盾,让居民们感到了社区的温暖和政府的公正。
由于工作突出,关俊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通报表扬,2016年关俊被授予“滁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关俊被评为南谯区“最美退役军人”,2020年关俊被提名为滁州“最美退役军人”,2023年被评为南谯区“最美拥军人物”。他似乎总有着用不完的力量,始终“守”在社区,“守”住居民,“守”住自己坚持的初心。(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