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蒙城县司法局坚持以群众多元化法治需求为导向,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联动”工作方针,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步走”打造为民解纷“终点站”,切实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源头化解早排查。县司法局以“平安建设专项攻坚行动”为抓手,常态化组织全镇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开展拉网式纠纷排查,及时收集苗头性、倾向性纠纷线索,建立工作台账,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案一策”优处置。对排查出的婚恋家庭、邻里、土地等农村频发性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分析研判,及时进行汇总、梳理,按照红橙黄三类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对一般类纠纷,按照“调解优先”的原则,落实责任人和办结期限,实行“一案一策”,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对较复杂纠纷,做好政策宣讲和思想教育工作,及时进行分流引导;对重点疑难案件,落实“5+N”会商机制,采取部门联动、集中会商的方式,开展多元化解,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现象发生。今年以来,全县已成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0余件,真正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之基。
巧用方法促成效。运用法治大讲堂、“千村百镇”人民调解大讲堂开展法治讲座,加大对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调解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引导调解人员巧用“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的调解方式,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向当事人释法析理,将法律权威的刚性与调解的柔性相结合,切实让当事人在友好和推心置腹的气氛中受到感化,自愿放下成见,自觉接受调解。
案结事了抓回访。为“一条龙”保障化解成果落实到位,该局从调解案件跟踪回访入手,运用“调解+普法”相结合,回访中适时开展调解宣传,发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的功能,将矛盾纠纷从个案处理转变为源头治理,有效预防矛盾纠纷“死灰复燃”,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今年以来,已开展定期集中回访20次,有效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后半篇文章”。(袁景琳)